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1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15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1009篇
内科学   527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68篇
综合类   2167篇
预防医学   1029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953篇
  14篇
中国医学   844篇
肿瘤学   22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云南萝芙木Rauvolfia yunnanensis根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明确该植物抗菌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及文献参数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 从云南萝芙木根醋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20个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维诺任碱(1)、霹雳萝芙木碱(2)、四叶萝芙木新碱(3)、萝加灵(4)、西特斯日钦碱(5)、缝籽木醇(6)、柯楠醇(7)、二氢柯楠醇(8)、毛茶碱(9)、异毛茶碱(10)、佩立任碱(11)、10-羟基-16-表-花菊醇(12)、育亨宾(13)、降马枯星碱B(14)、洛柯碱(15)、阿枯米定碱(16)、去乙酰阿枯米灵(17)、利血平(18)、哈尔满碱(19)、梅林诺宁F(20)。其中化合物20对白色念球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为3.12μg/mL,与临床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MIC值相同。化合物111对大肠杆菌,化合物111320对枯草芽孢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IC值为6.25~12.50 μg/mL,活性与植物源抗菌药物小檗碱相当。结论 化合物20为首次从萝芙木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1316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单体化合物表现出潜在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百蕊草Thesii Herba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百蕊草药材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百蕊草素I在药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330、270 nm,柱温30℃,建立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含量及转移率、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百蕊草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9批百蕊草药材、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6~1.000、0.989~1.000。百蕊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6个共有峰,药材中的5个共有峰全部转移至标准汤剂并被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5-O-阿魏酰奎宁酸(峰2)、4-O-阿魏酰奎宁酸(峰3)、百蕊草素I(峰5)、山柰酚-3-O-(2″-O-α-鼠李糖基-6″-O-丙二酰基)-β-葡萄糖苷(峰6)。19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7.45%...  相似文献   
93.
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存在低龄化趋势,亟需早期识别并开展分层干预,从而减轻成年期心血管病负担,减少健康支出并增加社会资本。根据现有政策要求和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借鉴国内外儿童随访队列的优势,建立儿童健康相关精细指标数据库,为识别儿童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警及制定有效分层干预策略提供细致参考,从而降低中国儿童和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负担,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拔除动脉鞘管发生血管迷走反应的原因,总结对其处理和预防的经验。临床资料;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共210例,其中拔除动脉鞘管出现血管迷走反应4例均为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后。结论:血容量不足和疼痛刺激是发生血管迷走反应最重要的两个诱因。补充血容量、减轻疼痛刺激可预防其发生,阿托品静脉推注是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TC)是否能改善左心室受损的局部或整体长轴的收缩功 能。方法:试验分为PCI组、PCI+IPTC组及对照组。PCI组为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2例,行首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术;PCI+IPTC组为前壁急性STEMI患者28例,行急诊PCI联合IPTC术;对照组为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采集术 前,术后0.5 h,1 d,3 d,1周,1个月和6个月二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PCI组、PCI+IPTC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 局部与整体长轴应变参数。结果:PCI+IPTC组PCI术后1周内左心室梗死节段长轴应变高于PCI组(P<0.05),左心室整 体长轴应变较PCI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IPTC组术后远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长轴应变与 PC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TC可改善前壁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左心室再灌注心肌 的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6.
97.
98.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残胃贲门癌手术切除,消化道重建的方法。方法总结1989年8月至1999年12月12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空肠“9”字袢代胃及幽门重建术的治疗经验。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倾倒综合征,无返流性食管炎。钡剂在“9”字环内有循环,下方重建凼门处有钡荆停留。全组均随访,随访时间最长4年3个月,最短4个月。其中1年内死亡2例,1~2年死亡4例,2~3年死亡2例,另4例生活良好。结论术后并发症少,有抗返流作用,利于营养支持,病人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p1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的性质、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腹水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1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结果:p16在恶性、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7%、60.0%和69.2%。交界性和良性肿瘤的表达率皆明显高于恶性肿瘤(P〈0.05,P〈0.01)。p16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和临床有关(P〈0.01,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