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总结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6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护士做好患者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物品和仪器准备,构建瓣膜病介入应急预案;术中安置手术体位,细致观察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 5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即刻反流由重度下降至轻度48例,由重度下降至中度8例,器械操作平均时间76 min。患者术后3~7 d均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55例患者反流在中度及以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DragonFlyTM系统的应用对护理人员提出很大的挑战。 护士熟悉手术路径和器械操作, 积极做好手术配合、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监测与应对,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见于女性成年人及老年人[1].临床表现为泪囊、眦角和结膜内有较多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最后导致鼻泪管阻塞.现国内外多采用经皮鼻腔泪囊吻合术,而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是利用鼻内窥镜技术,通过监视器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因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患者恢复快,无皮肤疤痕是眼科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趋势.2004年12月,我院在眼科医生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了首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患者6个月,效果良好,无溢泪、溢脓症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ECMO治疗时行Impella植入术患者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完善各项准备,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植入配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律、溶血反应,积极预防出血、感染风险.Impella植入后顺利撤除ECMO,辅助9d后顺利撤除Impella,住院50 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张苗  程继芳  陈益定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480-480,F0003
直肠癌外科手术中,在切除或分离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骶前静脉丛血管撕裂而引起的大出血,这些出血往往来势凶猛,且由于后方是骶骨,常规的电凝,缝扎或结扎有时反而造成更多的出血,如处理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自1999年起采用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加速即纱止血纱布粘贴补丁  相似文献   
15.
颈椎退变性椎间盘病以C3~C7间的单节段病变为多见,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以往采用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盘植骨融合术,但术后颈部要制动2个月,有时可形成假关节,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力学传导,增加了相应节段应力,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1].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开展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应用,开展了人工椎间盘髓核置换术的新术式.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采用钛合金外壳和聚氨酯髓核构成,既达到椎间盘切除减压和融合的效果,又防止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利于骨长人,还可保持颈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本院为23例颈椎病患者实施了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前路置换术,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肿瘤的保肢外科技术在化疗基础上得到了很大发展,保肢治疗是肢体恶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1].在保肢治疗中,人工关节和大段异体骨移植是临床常用的重建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与关节缺损的方法,具有保存骨量、有利于后续翻修、提供良好的软组织附丽、有利于肌肉功能恢复及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王华  程继芳  卢丽君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98-199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n,PHPT)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因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癌引起甲状旁腺素自主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以钙磷代谢紊乱、骨和(或)肾病变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热碘克沙醇在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CAG和PCI术中应用预热碘克沙醇的28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预热组和常温组,预热组将造影剂提前预热,常温组给予常温保存,比较两组注入药物即刻至术后7 d变态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术前2 h至术后48 h肌酐差值。结果:注入药物即刻至术后7 d内,预热组与常温组的变态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热组与常温组的手术前后肌酐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热碘克沙醇在CAG和PCI术中应用安全性较好,在围术期至7 d随访期内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润肺膏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CAP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就诊的CAP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肺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P采用润肺膏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更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