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二维横切面法所得正常参考值范围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使用二维颅脑横切面法筛查20周至足月的670例正常胎儿(正常组),疑诊胼胝体结构异常并经产前/后磁共振检查、产后超声或尸体解剖证实的胎儿77例(异常组)。胼胝体结构异常组分为4组:完全缺如组、部分缺如组、变薄组和变短组。对所有胎儿进行横切面上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和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前后径、压部左右径和前后径、膝部前角和后角、压部前角和后角的测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参数的差异。绘制异常组与正常组所有测量参数的复合散点图。 结果670例正常组和77例异常组孕妇年龄和孕周比较[30(28,33)岁 vs 30(26,34)岁;28(24,32)周 vs 25(23,28)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3.9%。而在异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62.3%。胼胝体异常组膝部前角及后角、压部前角及后角、膝部前后径、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压部左右径、压部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体部前后径测值均低于正常组[48.00°(0°,80.68°)vs(66.76°±10.79°);44.00°(0°,79.30°)vs 65.10°(49.30°,83.00°);41.90°(0°,69.37°)vs(64.31°±10.27°);38.50°(0°,72.10°)vs(65.38°±11.65°);0.21(0,0.40)cm vs(0.44±0.09)cm;1.10(0,2.78)cm vs 3.33(2.11,4.20)cm;1.18(0,2.23)cm vs 1.81(1.22,2.46)cm;1.21(0,2.20)cm vs(2.02±0.40)cm;0.18(0,0.35)cm vs 0.45(0.32,0.63)cm;0.42(0,1.01)cm vs 0.62(0.40,0.98)cm;0.75(0,1.87)cm vs(1.86±0.33)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8.959、-8.650、-9.839、-9.993、-12.812、-13.668、-7.343、-10.521、-12.145、-5.260、-14.034,P均<0.001)。各异常组与正常组的复合散点图结果显示胼胝体最大前后径显著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胼胝体厚度变薄的发育不良组膝部和压部前后径明显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其他参数在复合散点图上差异不明显。 结论产前二维超声颅脑横切面法能较好地评估中晚孕期胎儿胼胝体异常相关结构的大小,对胼胝体结构异常胎儿的胼胝体大小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胼胝体最大前后径适用于绝大部分胼胝体结构异常评估,胼胝体膝部前后径及压部前后径对于胼胝体变薄型发育不良有参考价值,其他参数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52.
53.
1 一般资科 1.1 病例1 男,3岁,发热,流涕,轻咳.口服小儿退热片3片/次,3次/天.第2天仍有发热,继续用药,并于早晨和下午分别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1.5ml1次.当晚患儿逐渐出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渐至嗜睡,呼吸浅快,口唇青紫.  相似文献   
54.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蓉  李玮  王玮  黄进  郭炜  秦越  熊小双 《医学争鸣》2009,(21):2431-2434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其MRI表现的判读水平.方法:搜集我院近3a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1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手术与病理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血管母细胞瘤MRI的特征表现.结果:病变位于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者共16例,大脑半球1例,椎管内髓内3例,小脑半球、延髓及颈段脊髓多发病灶1例.颅内病变中,12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6例表现为实质型;脊髓病变中,2例表现为实质型,1例为大囊小结节型.MRI平扫大囊小结节型囊液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壁结节呈等信号,实质型病变呈混杂信号,病变内部及周围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性病变显著强化,囊壁及囊液无强化.病理证实壁结节及实性病变由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或海绵状血管网组成;囊液由血浆外漏所致,囊壁多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结论: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生长方式与其病理基础相关,明确其病理基础,可进一步认识其MRI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5.
脑灰质异位症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症(GMH)的MR 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10例GMH患者均行MR回波序列扫描,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7~32岁,平均15岁。1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10例共发现病灶14个,分为3种类型:室管膜下型5例、皮质下型3例、带状型2例。表现为侧脑室旁或白质区内的结节状或不规则状团块影,与大脑皮层灰质及灰质核团信号一致,单发7例、多发3例,单侧发病8例,双侧发病2例,大小1~5 cm不等,无水肿及占位效应,2例带状型灰质异位对称分布于皮层灰质与侧脑室间,内外均有白质带,与灰质信号一致。结论GMH的MR I表现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6.
秦越  王理想  郭梦斐  瞿鼎  陈彦 《中草药》2018,49(22):5271-5279
目的探索组分配比可控的雷公藤红素(Cel)/丹参酮Ⅱ_A磺酸钠(STS)共传递脂质体(celastrol/sodium tanshinon Ⅱ_A sulfonate-coloaded liposome,Cel/STS-CL)制备工艺,并验证其体外抗乳腺癌协同效应。方法通过体外MTT实验确定Cel和STS协同抗肿瘤的最佳配比,以薄膜分散法构建最佳比例的双组分共传递脂质体系统,借助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及HPLC等手段表征脂质体的制剂学和形态学行为。同时,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通过考察脂质体胞内滞留、抗细胞增殖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实验验证递药系统体外协同抗乳腺癌效应。结果通过常规的薄膜分散法将亲水性和亲脂性组分同时高效地包埋至脂质体中,该粒子形态圆整,双分子层清晰可见,平均粒径为(104.7±2.1)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17±0.002,Zeta电位为(-48.8±2.3)m V,Cel和STS的包封率分别为(82.2±2.7)%和(66.2±2.3)%。细胞实验表明,Cel/STS-CL的细胞摄取能力相比对照组提高30倍,对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42±0.12)μmol/L,相较单组分治疗组的协同指数为0.81;Cel/STS-CL诱导MCF-7细胞凋亡率达到80%,相比雷公藤红素单组分脂质体(celastrol-loaded liposome,Cel-Lip)提高0.1倍。结论所构建的Cel/STS-CL制备工艺可靠,体外协同抗乳腺癌效应明显,具有较高的后续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浸润型9例,外生型11例,管内型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CT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扩张,平扫仅35%显示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缓慢持续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MRI半量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手术治疗或诊断性治疗为垂体微腺瘤的67例患者先行平扫(67例),然后行全量(37例)及半量(30例)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种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显示垂体微腺瘤的敏感性。结果:平扫、全量和半量Gd-DTPA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50.8%(34/67)、75.7%(28/37)和90.0%(27/30),分别比较平扫与全量、全量与半量扫描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MRI平扫及全量、半量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比较,可依次增加垂体微腺瘤显示的敏感性。其中以半量Gd-DTPA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检出率最高,可作为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体外相位控阵线圈MRI多序列成像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2例肛瘘患者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分析瘘管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及肛瘘的分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MRI对肛瘘的分型及瘘管、内口、支管及外口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42例患者,MRI诊断括约肌间型20例,经括约肌型14例,...  相似文献   
60.
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建设是当前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医学影像学实训课教学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Teaching-PACS,T-PACS),系统的应用作为推动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教学用T-PACs系统资源库的模式构建和管理的原则和经验进行阐述,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