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本文积累了近四年的105例典型病例,用IBM、PCIXT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以找出AP和某些规律.1 临床资料①一般情况 105例患者均为我院1991年来住院病人,其中男58例,女47例,年齡14—76岁,平均40岁,其中20—40岁52例,占总数的49.5%,明显多于其它年龄组.②发病诱因本组病例中有胆道病史者为48例(45.71%),其中男22例(占男患的37.9%),女26例(占女患的55.31%).病发前大量饮酒者17例(16.19%),男16例(94.11%)。高脂饮食者16例(15.23%),男12例(75.00%),暴饮暴食者11例(10.47%),男8例(72.72%)。③血清及尿淀粉酶(Winslow法)血淀粉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 在此期间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哮喘患者570例,其中女性61.9%,明显多于男性,年龄4~87岁,平均50.19岁,平均住院8.16d,平均住院费用5 711.8元.82.46%(470/570)的患者存在不同的诱因,其中以受凉感冒最多见,占55.26%. 78.77%(449/570)的患者在非急性加重期没有规律用药治疗.仅选择氨茶碱或单纯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的占87.17%.虽有16.3%(93/570)的患者曾用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但仅12.81%(73/570)坚持规律用药.全部患者中仅7.89% (45/570)患者是难治性哮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97.19%好转出院,2.11%(12/570)自动出院,仅0.70%(4/570)死亡.结论 重庆地区大多数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在稳定期没有进行规范的哮喘治疗,这可能是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哮喘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治疗的管理和指导对减少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身高150 cm,体重59 kg。2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约170~180/90~100 mm Hg,自诉偶感头晕,无晕厥、黑朦等,未予正规治疗。5年前症状加重,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偶感胸闷、四肢体温低,诊断为:高血压病、心律不齐、大动脉炎,给予控制血压、心率等对症处理。患者服药后感头晕,故自行停药。近1年出现进食饮水后刺激性咳嗽,伴咳泡沫样痰,心累等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主动脉弓缩窄伴心力衰竭”收治入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体格检查:右上肢血压195/95 mm Hg,左上肢血压131/95 mm Hg,左下肢血压142/103 mm Hg;右下肢血压149/97 mm Hg;心率83次/min,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第一、第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心功能Ⅲ级;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血氧饱和度98%。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缩窄,左心增大,左心房45 mm、左心室65 mm,右心房室大小正常,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中度肺动脉高压(收缩压54 mm Hg),左心室收缩功能重度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7%。胸部C T及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主动脉弓部稍扭曲,狭窄起始于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呈管状狭窄,内径5 mm,狭窄范围长约18 mm,远端扩张,内径约28 mm,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内径约5 mm(图1)。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4.
消化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通过以往的方法治疗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治愈后复发仍是消消性溃疡病治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洛赛克,铋剂、庆大霉素、雷尼替丁及甲硝唑等药物对我院1993年及199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了治疗性研究,并将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埋线器具方法的发展、穴位的选择、疗效判断、不良反应等多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进行分析总结。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疗效确切,但其临床研究中一些问题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大小不同的层流剪切应力(SS)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骨髓EPCs细胞爬片,置于平行平板层流小室,加载稳定层流SS(0,0.12,1.2,2.4 Pa)6 h后,将不同SS作用下的EPCs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予以无血清培养液灌流、辛伐他汀组予以含0.1 μmol·L-1辛伐他汀的培养液灌流、当归补血汤组予以含低、中、高浓度的当归补血汤培养液灌流、抑制剂组则在当归补血汤各浓度组中加入LY294002(共3组),以上各组加载SS 12 h后,检测灌流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及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辛伐他汀及当归补血汤高浓度均可提高不同SS作用下的细胞功能及NO分泌,促进eNOS mRNA及Akt蛋白的表达(P<0.05),而当归补血汤中浓度只能促进SS为0 Pa时的细胞功能及NO,eNOS mRNA,Akt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剂则阻断当归补血汤高、中浓度对细胞的这些作用。结论 不同的SS环境是影响当归补血汤调节EPCs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SS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可通过上调NO/eNOS/Akt表达来维护EPCs的功能。  相似文献   
47.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部分。对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较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自动化仪器、商品试剂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再加上检验报告双人核查制度、异常结果复查制度等措施均已完善,使临床标本在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有了保障。但在分析前的质量,包括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检验人员往往无法控制。在目前的医疗流程中,检验人员无法直接与患者沟通,由临床医生、护士告知患者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对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结果等各方面的疑问。即使是住院患者,通常由护士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留取标本。这样的流程容易造成化验前患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方法不当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运用六西格玛(6σ)方法对标本分析前质量流程进行改进,期望将标本分析前影响质量的缺陷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严重肝功能损伤与小金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1例服用小金片导致严重肝损伤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小金片的相关性,通过查找文献分析其中药成分及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机制.结果 根据《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RUCAM表,将患者评定为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慢性,RUCAM 8分(很可能),严重程度3级.结论 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 在此期间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哮喘患者570例,其中女性61.9%,明显多于男性,年龄4~87岁,平均50.19岁,平均住院8.16 d,平均住院费用5 711.8元.82.46%(470/570)的患者存在不同的诱因,其中以受凉感冒最多见,占55.26%.78.77%(449/570)的患者在非急性加重期没有规律用药治疗.仅选择氨茶碱或单纯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的占87.17%.虽有16.3%(93/570)的患者曾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但仅12.81%(73/570)坚持规律用药.全部患者中仅7.89%(45/570)患者是难治性哮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97.19%好转出院,2.11%(12/570)自动出院,仅0.70%(4/570)死亡.结论 重庆地区大多数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在稳定期没有进行规范的哮喘治疗,这可能是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哮喘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治疗的管理和指导对减少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α7nAChR(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属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机体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关键受体,在免疫系统的神经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α7nAChR还参与调节免疫以外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血管新生、保护心脏等。此外,α7nAChR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与能量代谢紧密关联。本文综述α7nAChR在治疗炎症、改善能量代谢中发挥的作用,以及α7nAChR参与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