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亏虚型、肾阴亏虚型、阴阳两虚型、津伤燥热型、瘀血阻滞型共五组,每组40例;比较五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和AMP的变化。结果:中医辨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各证型患者的MCV及AMP均有改变,并且瘀血阻滞型患者神经损害最严重。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近些年来,人们在硒对心脏的营养生理和药理作用方面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硒与冠心病存在密切关系,从而为临床防治冠心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硒疗法。初步临床实践表明:亚硒酸钠能较明显地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轻发病症状,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重视。1977年Westermarck报道了13例心肌梗塞患者全血硒及血清硒含量均较同一地区25名健康成人的硒含量低。1981年,杨建生等测定了42名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13.
对56例头痛患试行松弛训练加肌电生物反馈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平均肌电值的变化有显性差异;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并且发现。疗效与头痛类型、治疗时的体验以及患的性别和教育水平等因素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而与病程长短及年龄无明显相关。笔在中对松弛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家 R.G.Edwards 和奥德姆总医院妇产科学家 P.C.Steptoe 从1968年左右开始合作研究试管婴儿——卵子的体外受精、培养和移植。1970年发表合写的第一篇论文。他们坚持十年之久,终于在1978年7月25日晚,剖腹产出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Louise Brown。而后,印度、澳大利亚也传来孕育出试管婴儿的消息,后者孕育出世界第一个自然分娩的试管婴儿。这些婴儿的诞生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1(TRPV1)、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上颈段脊髓刺激(cSCS)诱导脑血流(CBF)增加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在全麻下行C1-2椎板切除暴露颈段脊髓,刺激电极放置在左侧C2脊髓背柱上。切开颅骨暴露左侧大脑皮质,CBF变化由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分析90%运动阈值(MT)cSCS在静脉注射辣椒素类似物树胶脂毒素(RTX)2μg/kg(n=9)、CGRP8-37(CGRP受体拮抗剂)2.5mg/kg(n=8)、L-NAME(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5.0mg/kg(n=7)前和20min后同侧脑血流变化(%△CBF)及脑血管阻力变化(%△CVR)。结果:60%和90%MT的cSCS使同侧大脑皮质血流增加(P0.05,n=9)。静脉注射含有TRPV1纤维脱敏化的RTX(2μg/kg)后,90%MT的cSCS引起%△CBF由65.0%±9.5%减少到27.4%±7.2%(P0.05,n=9),%△CVR由-28%±7.6%增加到-14.8%±4.2%(P0.05,n=9);静脉注射CGRP8-37(2.5mg/kg)使90%MT的cSCS引起增加的CBF降低(%△CBF:63.4%±10.4%vs.22.7%±5.3%,P0.05,n=8;%△CVR:-27.9%±5.9%vs.-14.8%±3.2%,P0.05,n=8);静脉注射L-NAME(5.0mg/kg)使90%MT的cSCS引起增加的CBF显著下降(%△CBF:58.1%±9.5%vs.14.0%±2.5%,P0.01,n=7;%△CVR:-20.4%±4.3%vs.-7.6%±0.6%,P0.01,n=7)。结论:TRPV1、NO和CGRP参与cSCS引起显著的脑血流增加或脑血管扩张,它可能为cS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1975年发现内源性阿片(吗啡)样物质(简称内啡素)以来,该领域研究十分活跃,到1982年为止,有关论文已达万篇。国际著名的疼痛研究权威、痛觉闸门控制学说的创始人Melzack和Wall声称,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是整个疼痛与镇痛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但内啡素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一点,它对整个医学及生物学的深远影响已日渐显露。最近有人提议:内啡素的发现者应获诺贝尔奖。一、内啡素的发现六十年代初,我国学者邹冈等发现,给免第三脑室周围灰质注射微量吗啡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从而首次明确提出吗啡的中枢作用部位,但由于十年内乱中止了这项极有前途的研究。约十年后,西德学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针刺镇痛信息(AAI)传入神经纤维类别的问题存在三种观点;以最粗的Ⅰ类纤维为主;以细的Ⅲ、Ⅳ类纤维为主;以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为主。迄今仍有争议。澄清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有关研究进展,对此进行了讨论。Ⅰ类纤维传导AAI的作用七十年代初,有人以人小腿三头肌的H反射为指标,在连续刺激胫神经不断兴奋Ⅰ类纤维的条件下,观察到全身各处皮肤痛阈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从而,认为AAI可能主要由Ⅰ类纤维传入。但是,吕国蔚等在猫、兔足三里穴的研究表明:仅兴奋Ⅰ类纤维大都无镇痛效应。用仅能兴奋Ⅰ类纤维的弱电针刺激,也不能影响脊髓背角或丘脑内侧核群的痛敏细胞放电。晚近仍可见到一些认为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