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宋红丽祝英华王家琳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在我国属常见病,人群普遍易感、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往往有严重的后遗症。以目前的检测手段尚不能早期确诊此病。1992年森田公一等首次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用于乙脑...  相似文献   
12.
危重病患者脓毒症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及危重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基因多态性分析,可能为脓毒症易感人群早期识别、预后分析、个体化的免疫调控治疗和未来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入住我市各大医院中心ICU的54例感染患者为病例组,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31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危重患者转归分为存活组(S组)和死亡组(D组),按感染的发生、发展分为一般感染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例组入住ICU后24h内抽取静脉血5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NF-α浓度。采用盐法从外周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IL-10-1082基因多态性检测。IL-10基因启动子下游1082位点有两个等位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扩增,然后用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Mnl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酶解产物经1.6%琼脂糖凝胶电泳及0.1%溴化乙锭染色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按危重疾病评分系统软件提供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方法对入住ICU的患者24h内进行评估。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IL-10、TNF-α的浓度和IL-10-1082基因多态性。结果:脓毒症组与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PE)治疗前后血清IL 6、IL 12、TNF α水平变化。方法 使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74例,采用ELISA法检测IL 6、IL 12、TNF α。结果 PE治疗后IL 6、TNF α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IL 1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 1)。本组重型肝炎的成活率为66.2 %。结论 PE治疗后能降低血清IL 6、TNF α水平,提高IL 12水平,减轻重型肝炎时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肝炎后肝硬化胃动力改变及胃动素检测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研究肝炎肝梗化病人胃动力改变与胃动素(MTL)检测之间关系,以探讨肝硬化病人消化功能不紊乱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998年11月-2000年2月资料完整病人51例。怕波测空腹胃排空时间、胃电图测胃节律功能、用Child分级来判定肝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胃动素水平。促进胃动力药物用普瑞博思。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损伤程度与胃节律紊乱、上消化道不适应症、以及胃排空延迟之间均呈正相关。肝硬化组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促动力药物可改善胃动力异常,但胃动素水平无变化。结论:肝炎肝硬化病人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推测这种障碍与肝硬化病人胃对胃动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通过测定胃动素可判定肝损伤、胃排空延迟及胃节律紊乱程度。促胃动力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不完全弱D产生抗-D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尿毒症患者发生重度贫血后,有时需输血治疗.现报告不完全弱D型尿毒症患者输注上万毫升血液后产生Rh抗-D 1例.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患者发生重度贫血后,有时需输血.输血后一旦产生同种抗体,就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其后果非常严重.现报告罕见的尿毒症患者输注上万毫升血液后,产生Rh抗-D抗体1例.  相似文献   
17.
肝炎后肝硬化胃动力改变及胃动素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肝炎肝硬化病人胃动力改变与胃动素(MTL)检测之间关系,以探讨肝硬化病人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998年11月~2000年2月资料完整病人51例。通过超声波测空腹胃排空时间、胃电图测胃节律功能、用Child分级来判定肝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胃动素水平。促进胃动力药物用普瑞博思。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损伤程度与胃节律紊乱、上消化道不适症状、以及胃排空延迟之间均呈正相关。肝硬化组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促动力药物可改善胃动力异常,但胃动素水平无变化。结论肝炎肝硬化病人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推测这种障碍与肝硬化病人胃对胃动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通过测定胃动素可判定肝损伤、胃排空延迟及胃节律紊乱程度。促胃动力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比较24例慢性HBV携带者及2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病毒载量和ALT的变化。结果:24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及纤维化,炎症G分级与纤维化S分期与CHB轻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HBV携带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及纤维化,且与CHB轻度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及内毒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炎后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发病机制、门脉高压时肠道菌群的分布以及与内毒素之间的关系、药物治疗对肠道菌群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2 - 0 2~ 2 0 0 3- 12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 ,均做电子胃镜、治疗前后大便菌群分析、鲎实验检测血浆内毒素 (LPS)。结果 门脉高压胃病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相比较 ,拟杆菌、双歧杆菌显著减少 ;而肠杆菌科细菌、酵母菌显著增加。门脉高压胃病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血内毒素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内毒素与肠道菌群产生异常变化可能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观察人工肝支持疗法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对 2 5例重型肝炎治疗 5 6次 (治疗组 ) ,2 2例单纯血浆置换治疗 4 2次 (对照组 ) ,观察以上方法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并分析其疗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其中精神状态改善、黄疸消退最显著 ,术前 7例肝昏迷患者术后神智均恢复正常。治疗后 ,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