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22.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KT)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2组患者均采用ESWT,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KT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及6周后,对2组患者休息时、局部触压及Thomsen试验(抗阻伸腕试验)时产生的疼痛不适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6个月后,采用Verhaar评价标准(VSS)随访,观察患者的长期疗效及优良率。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休息、触压及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后休息、触压及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后、3周后休息、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6.92%和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ESWT基础上辅以KT,可显著改善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其长期效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社区实习基地规范带教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方法对43名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对社区康复教学的必要性表示肯定。超过半数学生对教学模式、内容比较满意,但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低于教学模式及内容。社区康复教学在培养学生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操作能力方面有优势,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兴趣性存在明显不足。结论需要将三级医院康复的技术力量与社区康复教学纵向整合,摸索社区康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康复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24.
肌内效贴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效贴(kinesio taping)是一种将有弹性的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起初常应用于运动损伤的防治[1].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广泛延伸到神经康复、美容等领域.又因其有效、方便、不影响运动的特性被运动,所青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8个国家的运动员使用肌内效贴布来防治运动损伤[2].大陆地区此项技术开展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有望成为运动综合康复中有益的组成部分.关于肌内效贴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与机制探讨,中国大陆文献鲜有报道,现就欧美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运动康复界肌内效贴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早期运用神经网络重建仪在改善偏瘫上肢及腕关节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发病在4周内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促进技术训练,观察组还应用丹麦产AM-800型神经网络重建仪,对患者患侧腕背伸肌群进行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疗程前、后分别对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的肌电幅值,伸腕主动关节活动范围,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积分等各项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同时运用综合促通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尤其是腕关节功能可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比受试者在受到站立平台突然前移和后移两方向外部干扰下,姿势控制过程中运动学及相关肌肉动员表现,为平衡障碍人群的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使用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100Hz)、无线表面肌电采集系统(4000Hz)采集13例男性青年受试者分别受到站立平台前、后两方向水平移动干扰刺激时,姿势控制过程中的肌电及运动学数据,对比研究下肢三关节及躯干的角度变化、身体质心前后方向位移及平衡恢复过程中各相关肌肉平均积分肌电值。结果:两方向水平刺激下身体质心位移方向相反,各关节表现出了方向相反的角度变化;在站立平台后移时,腓肠肌的活动强度要显著大于站立平台前移时(P0.05),而股直肌、胫骨前肌和腰段竖脊肌的肌电活动则表现为站立平台前移时显著较大(P0.05);除腹直肌和竖脊肌外,其他肌肉的激活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枢神经系统会根据不同方向扰动自动调节人体的响应,通过协调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活动强度,控制人体各主要环节的运动,从而将人体质心控制在支撑面内,维持机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4~80岁,平均(65±8)岁;病程1~5年,平均(2.4±0.4)年,均有明显的运动过缓、震颤和僵直等症状。均接受为期2周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由专人采用韦氏综合评定量表、Akhtar方案和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除BI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定内容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8.
正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是膝关节外侧痛的主因,影响近22%的长跑运动员,占据自行车手过劳损伤中的15%~([1—2]),随着运动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受此困扰。髂胫束在屈膝30°时刚好绷紧于股骨外侧髁~([3]),是为步态过程中最痛一点。ITBS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疼痛、改善肌肉及关节的结构形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早日回归正常运动~([4—5])。除去少部分重度患者,大多数患者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8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体位摆放、主被动活动和TENS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治疗。肌内效贴贴扎方案每次维持24 h,5次(5 d)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肿胀程度和运动功能(FMA)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和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分别为(2.9±0.8)分和(77.8±4.6)mL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和TENS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SHS I期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0.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膝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步态变化和整体生存质量的下降。国内资料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一半有KOA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5%—50%出现临床症状;75岁以上人群中有KOA症状者占80%~([1])。KOA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提高活动能力,防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