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患者,男,67岁。因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6个月,阴茎肿大45d于2007年1月4日人院。患者16个月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45d前发现阴茎肿大,无疼痛、发热、血尿等。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脾未扪及。阴茎皮肤无发红,溃烂,阴茎头可触及约3.5cm×3.0cm硬结,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82.
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及正位尿流改道术是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常用手段,尽管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使大多数患者丧失了勃起和射精功能,对中青年患者来说同时也意味着生育能力的丧失。怎样才能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又能保护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正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参考Spin和Colombo报道的方式,自2002年7月-2005年3月,我科开展了保留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的膀胱全切术,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MT-12)诱导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比较检测凋亡的几种方法。方法MT-1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HE染色、Hoechest 33342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片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凋亡率。结果3种形态学检测方法均能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3μg/ml。MT作用2、4、8、12、24h和36h,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46.94%、51.2%、28.85%、20.43%、6.03%和5.19%,阴性对照组凋亡率为0.77%。DNA电泳未能检测到细胞凋亡的DNA ladder。结论MT-12能诱导体外培养的BIU-87细胞凋亡,且具有时间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最可靠。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然后取一段肠管缝制成新膀胱,分别与输尿管和尿道残端吻合,实现原位尿流改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72~380 min,平均310 min.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7个月(1~16年).6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于5年内死亡,2例死于非肿瘤因素,1例仍在随访,7例存活已达5年.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成人女性尸体的盆腔及盆丛的组成、分布、支配范围等的解剖,明确盆丛及其分支与盆腔手术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符合研究需要的20具成人女性尸体进行盆丛及其分支的大体解剖,在确保盆腔脏器不受损前提下,平第4腰椎横断躯体,小心保护主动脉分叉以下血管,横断乙状结肠,原位保留直肠,双下肢在上1/4处离断.然后行正中矢状面断开盆腔以便于解剖盆腔,从脊柱近端开始游离骶神经根(S1~S5),找出下腹下丛(盆丛),观察其组成、形态,追踪其分支,测量与盆腔脏器的距离,观察其毗邻关系.结果 盆丛位于梨状肌下缘内侧、直肠两侧,形状不规则,由腰交感干、腰内脏神经、S2-4骶神经前根发出的盆内脏神经组成;其分之成束,有直肠束、阴道束、尿道束,前者到直肠,阴道束支配阴道、子宫颈和尿道、膀胱颈,尿道束直接尿道.测量表明盆丛及其分支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密切.结论 盆丛及其分支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密切,其解剖为盆腔手术避免或减少盆丛及其分支的损伤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脐尿管未闭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脐尿管未闭合的残留管道,较少见,脐茸是胎儿时期脐部肠粘膜的残留物,较多见,但两者同时并存极为少见。本院收治1位脐尿管未闭合并脐茸、异位胰腺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为比较两种术式术后尿动力学改善的差异,将26例Madigan手术与随机抽取的同期35例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进行尿动力学比较,术后拔尿管后1周进行第1次尿动力学检查,术后4~6个月进行第2次检查。结果:(1)初次尿意容量(FD):第1次检查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Madigan组大于经膀胱组(P〈0.01);第2次检查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逼尿肌不稳定(DI)发生率:第1次检查两组  相似文献   
88.
1991年6月以来,我们对24例男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回肠新膀胱术,术后随访2-12个月。92%的患者达到了日间可控性排尿、平均膀胱容量为365ml,电解质紊乱等各种并发症低于传统的其它尿流改道术。术后经原尿道排尿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远期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功效。方法 对82例接受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术后立即进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短期保留,1周后按疗程常规进行灌注,并进行随访。结果 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2年内复发5例,复发率为6.97%,3年复发7例,复发率为9.2%,3年内总体复发率为14.6%。全身及局部毒副作用较小。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15岁,出生后即有脐部淡黄色分泌物溢出,以夜间为多,无臭味,曾到多家医院予以抗炎等处理,无明显改善,于2005年8月11日入住本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