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5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96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971篇
口腔科学   257篇
临床医学   2515篇
内科学   1411篇
皮肤病学   455篇
神经病学   648篇
特种医学   9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64篇
综合类   6009篇
预防医学   2175篇
眼科学   248篇
药学   2825篇
  35篇
中国医学   1945篇
肿瘤学   78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104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153篇
  2011年   1201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1072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984篇
  2003年   805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704篇
  2000年   656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530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正> 薄层层析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TLC还可作为HPLC选择色谱体系,预测分离的先导技术。近年来,TLC技术获得了全面发展,在展开技术方面,出现了连续展开,自动展开,自动多步程序展开等方法,扩大了TLC技术在定性定量药物  相似文献   
8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手术方法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随着鼻内镜手术在国内的广泛开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已经提高到很高水平。再加上CT核磁及其影像学在术前做出准确检查,使耳鼻喉科医生在治疗一些鼻部慢性疾病时达到根治的目的。笔者对1996—2002年共进行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8例,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8例中26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其中22例获2年以上随访。疗效评价参照casse‰。评分系统,优良率为65%。结论 骨折类型及手术方式直接影响预后。关节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是得到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4.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脱出症。本病是推拿科常见的腰腿痛疾患,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临床上多见患者起病突然,轻重不一,轻者还可直腰行走,重者则会影响到腰部活动甚至疼痛难忍,寸  相似文献   
85.
为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在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择期行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病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F组(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3μg/ml)和R组(0.375%罗哌卡因),每组40例,记录两组麻醉后生命体征、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状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作用明显,能很好地满足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脱离胰岛素治疗和继续胰岛素治疗时的临床特点,分析脱离胰岛素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66例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检测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过程、治疗结束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体重指数(BM I)、胰岛素用量,观察脱离胰岛素所需时间。结果34例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32例继续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治疗开始时间、BM I、HbA1 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患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时的胰岛素用量和HbA1 c比继续治疗患者显著减低(P<0.01)。结论患病时间长短是胰岛素脱离与否的重要因素,胰岛素投入量及HbA1 c数值对脱离胰岛素与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7.
近交系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体外定向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近交系大鼠胚胎腹侧中脑前体细胞(VMP)并诱导其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DN),为研究DN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取材胎龄11d的近交系大鼠胚胎VMP,体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培养7d后换用L-抗坏血酸-2-磷酸酯倍半镁盐(AA-2P)诱导分化为DN,随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细胞总数扩增49.76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β-TubulinⅢ阳性的神经元中(71.33±20.42)%为TH阳性的DN,后者占细胞总数的(24.85±12.85)%。结论近交系大鼠VMP经体外原代培养能够得到较高比例的DN,可作为深入研究DN定向分化分子机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8.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ing,FRAP)技术的创立,使得近10余年来各学科关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9.
通过酸性平板筛选,在作者所在实验室保藏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得到一株能在pH4.5时进行酒精发酵的菌株,其酒精产量为66.7g/L,与原菌株在pH6.5时的相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在酸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35℃,pH4.5,初糖质量浓度150g/L,酵母膏质量浓度4g/L,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g/L时,该菌的酒精产量达到最大,为71.7g/L.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