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降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7-09/2008-1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实验于2007-09/2008-11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研究所完成.对象/材料: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2例,其中重型再障6例,男3例,女3例,中位年龄38(16~68)岁;慢性再障16例,男9例,女7例,中位年龄41(25~59)岁.另获取临床正常剖宫产之足月健康胎儿脐带,用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从人脐带中提取并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分离T淋巴细胞;将两者共培养,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单独培养T淋巴细胞,细胞密度1×105/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按1×105/孔,0.5×105/孔、0.1×105/孔、0.05×105/孔不同密度接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T淋巴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不同比例1:1、1:0.5、1:0.1、1:0.05接种于培养基内.主要观察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细胞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造血负调控因子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①用贴壁法培养至第2代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长梭形的典型改变,表面分子检测显示高表达CD166、CD29、CD54,低表达CD13、CD34、CD45,经体外诱导可分化为脂肪细胞.②实验组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1、0.5:1、0.1:1时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6.2±12.1)%、(43.7±10.4)%、(28.6±8.9)%,1:1组抑制作用最强.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调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倒置的CD4+/CD8+比例,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分泌水平.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间充质干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32.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及江西省医学分子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脐带血9份,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正常骨髓9份,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均附有捐赠同意书。外周血9份,取自正常自愿者。本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骨髓和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脐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以1×109 L-1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1×10-3mol/L氢化可的松的IMDM培养液,7d后换液,去除悬浮细胞,以后每3~4d换液1次,待细胞90%融合后,胰蛋白酶 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1×109 L-1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10mg/L植物血凝素的IMDM液,培养3d后收集细胞用于实验。③实验评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取第3代的脐血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以脂肪染色液鉴定其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情况。将不同细胞浓度的脐血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到植物血凝素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体系中,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结果: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第3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率CD29为85.18%,CD166为72.52%,CD54为33.70%,CD45为6.70%,CD13为1.51%,CD34为0.23%。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3 T细胞为60%~70%,CD20 B细胞为3.5%~4.5%。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3周,可见呈桔黄色的脂肪细胞。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淋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为1∶1,1∶0.5,1∶0.1,1∶0.05,1∶0.02,1∶0.01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9.5±4.8)%,(58.4±6.0)%,(38.1±4.0)%,(31.4±3.2)%,(24.3±3.2)%,(12.6±6.7)%,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2.4±8.4)%,(65.1±9.7)%,(34.7±4.5)%,(13.0±6.4)%,(-10.7±12.6)%,(-43.9±9.4)%。后3种细胞浓度比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7.72,8.14,14.68,P均<0.05)。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样,也具有抑制植物血凝素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抑制效果与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有关。低浓度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33.
肿瘤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肿瘤血管形成又是肿瘤无限制增殖、侵袭性生长及转移的关键.因此,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减少和预防肿瘤转移,进行肿瘤治疗的新策略.血管生成的过程是有多种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最近的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CXCR4]有促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而且这种血管化作用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就SDF-1及其受体CXCR4与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丝裂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是通过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而关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实验拟观察验证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江西省医学分子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产妇分娩后的脐带血及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各9份,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脐血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扩增,并经形态学、细胞表面分子测定及定向分化功能加以鉴定.将1.0×105,0.75×105,0.5×105,0.25×105,0.1×105,0.05×105,0.02×105,0.01×105的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到经植物血凝素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体系中,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ELISA法测定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 结果:①不同数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细胞剂量依赖性,以淋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为1∶0.75时抑制作用最强.②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有关,随着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增多,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渐增高.③将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 =0.85).结论: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细胞剂量依赖性.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与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1 临床资料例 1,女 ,4 3岁 ,干部 ,1993年 6月诊断为乳腺癌 ,行双乳切除及广泛淋巴结清扫 ,并行局部照射及全身化疗。 1997年3月病情复发 ,经放化疗一年多 ,效果差。遂于 1999年 4月入我院行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2 0 0 0年 6月患者感左髋及右膝关节疼痛 ,局部X线片及γ 骨扫描未发现异常 ,同年 9月疼痛加重 ,影响活动再次入院。检查发现左胸壁包块 ,左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叩击痛阳性。X线示左侧第四前肋、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有占位性病变。B超示胰腺肿大 ,腹腔淋巴结肿大。CT示胰腺体积增大 ,呈分叶状 ,密度不均。γ 骨扫描… 相似文献
36.
我们检测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HLA DRB1 1 50 1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慢性再障患者 45例 ,男 2 8例 ,女 1 7例 ,年龄 8~ 55岁 ,中位年龄 2 2岁 ,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 ] ,接受环胞菌素A(CsA)治疗的患者 2 6例 ,均用 6mg·kg- 1 ·d- 1 共 1 0d ,3mg·kg- 1 ·d- 1 持续治疗 3个月以上 ,并合用雄激素。对照组为同区域健康人 2 4名 ,均无血缘关系。2 CsA治疗再障有效标准 参照国内疗效标准[1 ] ,持续用药 >3个月 ,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 30g/L及持续 3个月不需要输血液制品者为有效… 相似文献
37.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已经证实与多种遗传学相关,多种原因导致二类基因突变,Ⅰ类突变导致细胞增殖或抑制凋亡,Ⅱ类突变导致细胞分化受抑,二类突变同时存在而导致白血病。PI3K/Akt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生长、分化、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 ̄3]。 相似文献
38.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1]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称它们为集落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等,目前这些名称已较少使用..1985年Owen[2]提出了基质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认为骨髓基质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髓造血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Caplan[3]又将之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相关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血小板〈60×10^9/L时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当血小板≥70×10^9/L时停药或按药物说明最长用药时间14d;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期间观察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升至≥70×10^9/L所需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70×10^9/L的平均时间为6d,对照组平均为11d,后者较治疗组延长5d(P〈0.01)。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1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悬液11个治疗量,而对照组有19例输注血小板,共输注血小板悬液25个治疗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期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仅有1例出现感冒样症状,2例出现轻度水肿和血压升高。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且该药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