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2006年3月30日以“乏力2年,腹胀腹痛1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面色苍黄,体力下降。近1月来渐感腹胀、腹痛,进食后明显。当地B超CT均提示巨脾,血常规:WBC15.8×109/L、HGB101 g/L、PLT538×109/L,骨髓提示“增生性贫血”,治疗无效且腹痛加重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6.7℃、P80次/min、R18次/min、BP125/75 mmHg。面色苍黄,皮肤黏膜黄染可疑、无明显出血点、紫癜等。结膜舌质较苍白,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腹饱满,腹壁无静脉曲张,左上腹有轻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巨脾(A线:8 cm、…  相似文献   
12.
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v.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目前认为,ITP患者除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外.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并以Th1反应占优势。Treg细胞与Th17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不同于Th1、Th2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这两类细胞是否参与了ITP免疫异常发病过程,又是如何起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4岁.因持续发热1周入院.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37.8℃,自服感冒药无效,体温逐日升高达39.6℃,伴畏寒、食欲明显减退、腹胀、便秘,无寒战,无汗.体格检查:体温39.8℃,脉搏92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了众多生长发育和疾病的相关过程,是影响许多生理学和病理学机制的关键因素.文章详细阐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过程中所起的重要生物学作用,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RS3PE综合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双膝关节肿痛伴下肢肿胀三周就诊,不发热。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双膝关节明显肿胀,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皮温稍高,按压疼痛。血常规:WBC5.4×109/L,N72%,L27%,E1%;ASO(-);ESR89mm/h,CRP220mg/L,RF(-),ENA酶谱(-),ANA酶谱(-),IgG、IgM正常,IgA稍升高,肝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彩色多谱勒提示月国窝囊肿,下肢静脉造影示月国静脉受压。X线检查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用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无效。收住血管外科经抬高肢体、大剂量青霉素消炎,待肢体肿胀有所消退后拟诊月国窝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中未见囊肿,月国窝脂肪…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不断增加.然而无病长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患者仍然有限,影响患者长生存的主要原因就是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导致的复发,即便连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起源于髓系,是迄今所知人体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诱导原发和继发的免疫应答,激活辅助T淋巴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服对肿瘤抗原的自身耐受,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  相似文献   
17.
贺文凤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65-168,98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及自体骨髓MSCs输注支持长期反复化疗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对5例AL患者采用巩固强化治疗后体外培养扩增患者自体骨髓MSCs,经形态学及细胞表面分子加以鉴定,并于化疗后2-3 d由静脉回输,并与同期仅用巩固强化化疗的5例AL患者对照。结果研究组自体骨髓MSCs培养扩增MSCs计数(2.5-7.2)×10^6/kg,输注过程均无不良反应。2组病例在强化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分别〈0.5×10^9/L和〈20×10^9/L的低谷时间均发生较早,研究组低谷中位持续时间为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 d,研究组中位生存期3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个月。结论体外可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MSCs。对长期反复化疗的AL患者,MSCs输注安全、可行,近期有助其造血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远期可争取长期无病生存乃至治愈,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治疗的1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有效病例37例.就其治疗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HSP9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疾病治疗、预后转归的关系.收集58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HSP90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M患者外周血HSP9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5.205±75.942) vs(85.401±11.261) ng/ml] (P <0.001).HSP90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分型无关(P>0.05),而与疾病国际分期系统(ISS)的分期、疗效、浆细胞百分比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轻链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HSP90在MM患者外周血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MM发病和进展,检测外周血HSP90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MM患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