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7 毫秒
2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廉价、方便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方法,缩短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时间。方法 采用变色培养法与绝对浓度法对照实验,验证新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两试验可比性好,特异性为100%,新方法比传统绝对浓度法平均缩短时间2~3周。结论 变色培养法优于传统绝对浓度法,适用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2.
PCR-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板,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同时进行微孔板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10例。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为 59.3%,特异性为 95.0%;阳性预测值为 96.3%,阴性预测值为 51.4%。结论 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DNA,是结核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分离的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耐药率顺位前5位依次为INH(14.18%)、RFP(13.57%)、SM(12.31%)、EMB(3.87)、OFLX(2.60);总耐药率为20.56%,耐多药占9.31%,多耐药占4.52%,广泛耐药占0.45%;除2012年2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耐药结核菌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年份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复治患者的耐药率(24.76%)高于初治患者(19.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1,P0.001);结论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总体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耐多药率高于全国水平,耐药状况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24.
DNA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DNA芯片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NA芯片技术,将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四种药物常见耐药基因的特异性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杂交,共对97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NH、RIF、SM和EMB的耐药基因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9.6%、98.6%、81.8%和88.2%,特异度分别为93.3%、100%、100%和100%。结论简便快速敏感的DNA芯片杂交方法适用于临床批量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初筛。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N)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诱导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MTT法检测ASN对细胞的活性影响;RT-q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和TLR2mRNA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分泌,Western blot检测TLR2受体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ASN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培养48h均对细胞无毒性;与对照组相比,Mtb显著增加TNF-α、IL-6mRNA及蛋白表达,而20μg/mL ASN能显著抑制TNF-α、IL-6 mRNA及蛋白表达(P<0.05)。此外,20μg/mLASN能显著抑制TLR2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ASN可能通过抑制TLR2受体表达缓解Mtb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6.
1684株结核分支杆菌单一、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沙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结果1 684株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单一药敏试验耐药率高低次序是:RFT(15.50%)、SM(12.59%)、RFP(10.69%)、INH(8.37%)、PZA(6.47%)、PAS(2.79%)、EMB(2.32%)、KM(1.72%);总耐药率为26.03%。结论长沙市结核分支杆菌总的耐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抗痨颗粒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中药复方数据平台中获得抗痨颗粒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潜在的靶点,并与GeneCards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筛选出药物治疗的疾病的靶点;采用STRING和Cytoscape 3.8.0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某医院ICU与普通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本院2020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比较分析ICU与普通病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差异.结果 ICU与普通病房送检标本均以痰标本为主,分别占74.1%、67.1%.全院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呋喃妥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达57.4%、53.6%、51.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在70%以上.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高,高达92.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也高达50%以上;普通病房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87%,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59.4%、51.6%.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被检的18种抗生素中,除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抗感染过程中,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和基因检测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优劣,以提高耐药性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方法以绝对浓度法为“金标准”,对已知耐药浓度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敏感株采用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ate Reducrase Assay,NRA)、DNA线性杂交法(Applicating Line Probe Assay LiPA)检测其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结果硝酸盐还原试验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异烟肼(INH)耐药菌株符合率为77.6%,敏感菌株符合率为86.6%;利福平(RPF)耐药菌株符合率为95.8%,敏感菌株符合率为92%;链霉素(SM)耐药菌株符合率为84.1%,敏感菌株符合率为100%;乙胺丁醇(EMB)耐药菌株符合率为94.1%,敏感菌株符合率为85.7%。DNA线性杂交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异烟肼(INH)耐药菌株符合率为89.6%,敏感菌株符合率为93.3%;利福平(RPF)耐药菌株符合率为98.6%,敏感菌株符合率为100%;链霉素(SM)耐药菌株符合率为78.3%,敏感菌株符合率为100%;乙胺丁醇(EMB)耐药菌株符合率为88.2%,敏感菌株符合率为100%。硝酸盐还原试验与DNA线性杂交比较,异烟肼(INH)耐药菌株符合率为80.6%,敏感菌株符合率为82.9%;利福平(RPF)耐药菌株符合率为100%,敏感菌株符合率为100%;链霉素(SM)耐药菌株符合率为97.2%,敏感菌株符合率为96.7%;乙胺丁醇(EMB)耐药菌株符合率为100%,敏感菌株符合率为83.5%。结论硝酸盐还原试验和DNA线性杂交法检测匀可作为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两方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血培养采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者用MicroScan walkAway 96SI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 所有血培养共检出38种292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占141株(48.0%),革兰氏阳性菌占142株(49.0%),真菌9株(3.0%).革兰氏阴性菌中排行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4.7%)、肺炎克雷伯菌(22.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54.0%和25.8%,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分别为92.1%、96.8%和87.3%、71.0%.革兰氏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48.6%和19.7%,两种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2.0%以上,尚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现象.结论 本次分离的细菌对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师要根据不同细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