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0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374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248篇
临床医学   1547篇
内科学   980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05篇
综合类   3246篇
预防医学   1480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29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617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动态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1.5TGE Signa Twin speed MR机上,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首次行TACE治疗的25例肝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内各进行1次DWI,对每次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每例肝癌每个时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各个时点的ADC值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肿瘤的血管造影染色及碘油沉积的改变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分别为(1.376±0.012)×10-3mm2/s、(1.598±0.012)×10-3mm2/s、(1.723±0.012)×10-3mm2/s、(1.684±0.012)×10-3mm2/s。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较术后36~48h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38d的ADC值较术后7~10d组明显降低(P<0.05)。将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的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对比见术后30~38d ADC值下降的肝癌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利用MR DWI技术对肝癌组织的ADC值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癌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92.
早孕合并子宫畸形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早妊合并子宫畸形的人工流产(人流)是当前临床难点之一。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手术的安全性,本文对我院自1987年7月至1992年9月早妊合并子宫畸形100例患者在施行人流术前和术中进行仔细观察,对各类子宫畸形的解剖特征及如何明确诊断和恰当处理进行了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年龄及孕产史 20~43岁,平均26.7岁。未产妇34例,其中以往有人流史1~3次10例;已产妇66例,其中以往有剖宫产史28例。 2.病例来源 早妊要求人流住院病例,入院时  相似文献   
93.
营养琼脂中加入TTC指示剂倒平板,对医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总数测定采取涂抹法培养,具有操作简单,受影响少,计数菌落清晰,检出率高等特点。1 方法:将营养琼脂溶化待冷切约45℃时,每100ml营养琼脂中加入0.15%TTC指示剂1ml(最终浓度为0.0015%)充分混匀后,倾注灭菌平皿,凝固后备用。 试验时用1ml无菌吸管吸取标本液0.2ml,注入制备好的TTC琼脂平板中心部,然后用无菌棒涂抹均匀,37℃18h后计数菌落并与琼脂平板倾注法作对照。2 结果2.1 TTC最佳浓度的选择:将不同浓度的TTC溶液配制系列不同含量的琼脂平板,对某一份标本作细菌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h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会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6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人,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年脑梗塞组IMT明显厚于对照组(P〈0.01)且多发性脑梗塞组高于腔隙性及单发性脑梗塞组(P〈0.01)。结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脑梗塞程度密切相关,IMT可作为预测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孕妇李丽云死亡事件调查结论,认定孕妇死亡不可避免,医院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自此,备受关注的孕妇死亡事件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97.
98.
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对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作出分型诊断;同时应用程序电刺激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全组病例均为一次静脉给药(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后复律.无1例应用电转复治疗者.1年后复发律为5.88%.同时,选择了31例PSVT 患儿,应用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等药物作常规转复,结果显示:用药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仅电击复律数即迭9人.1年后复发率为38.71%.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cl-2及Bax蛋白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分钟再灌注1、6、12、24、48、72小时组。采用大鼠四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组海马CAl区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损伤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至再灌注48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减少。Bcl-2表达至再灌注12小时达高峰,再灌注24~72小时组逐渐减弱。Bax表达至48小时达高峰,再灌注72小时减少。结论:Bcl-2于再灌注早期表达增强,Bax于再灌注中期表达增强,Bcl-2/Bax比例失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DCM患者于依那普利治疗前行早期(20min)及延迟(3h)123I-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上纵隔(H/M)比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超声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根据123I-MI-BG心肌显像延迟相的H/M分为3组延迟H/M≥1.7为组Ⅰ,1.5<延迟H/M<1.7为组Ⅱ,延迟H/M≤1.5为组Ⅲ。组Ⅰ和组Ⅱ在平均治疗4.5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治疗前3组间超声心功能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径(LVDs)明显改善,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改善(P<0.05),而WR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Ⅱ的延迟H/M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M和WR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参数也无改善。组Ⅰ和组Ⅱ患者均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而组Ⅲ患者均不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结论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