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E2蛋白反式调节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克隆HCVE2蛋白反式调节相关基因。方法以HCVE2表达质粒pcDNA3.1(-)_E2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HCVE2蛋白反式调节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78个阳性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均得到100~1000bp插入片段。挑取38个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测序分析,获得35个已知基因序列和3个未知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序列,其功能正在研究中。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HCVE2反式调节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该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阐明HCVE2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及致慢性肝脏疾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CT由于影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定位准确等突出优点,因此用CT导向穿刺活检比其他种类的影像导向穿刺活检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检查不仅对CT的定性诊断是个补充和完善,而且为病变的确诊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故近年来用CT导向穿刺活检开展的越来越普遍。现将我们用CT导向进行穿刺活检时的扫描技术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 我们用的是GE9800全身CT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引物,以我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获得的全长乙型肝炎病毒序列C基因型作为构建载体X基因序列的母板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X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酶切图谱分析、PCR检测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等鉴定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以重组载体为模板、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引物PCR扩增得到的目的 片段为500bp,与已知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大小相同,酶切后发现在500bp左右及5kb左右出现两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与已知X基因序列相同.结论 成功构建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功能及宫内感染的可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10家医院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10家医院1893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妇女,注射与引产间隔中位时间41.5(43.7±14.6)h。3d内成功分娩1798例(95.0%),5d内成功分娩1886例(99.6%)。孕周越大(OR=1.28,P0.001)、产次越多(OR=1.13,P=0.007)、依沙吖啶使用剂量越大(OR=1.02,P=0.012),规律宫缩发动越早(OR=0.94,P0.001),则引产间隔时间越短。278例有剖宫产史妇女无子宫破裂发生。结论: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增加瘢痕子宫妇女引产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人膜联蛋白Ⅴ在乙肝病毒感染胎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乙肝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用SP法检测30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胎盘和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的正常足月胎盘人膜联蛋白Ⅴ的表达、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的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可见棕黄色人膜联蛋白Ⅴ表达的阳性信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胎盘中人膜联蛋白Ⅴ的表达由母面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至胎儿面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逐层递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组人膜联蛋白Ⅴ比较,前者的平均灰度比后者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t=-2.558,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胎盘组织人膜联蛋白Ⅴ的表达上调,人膜联蛋白Ⅴ可能作为受体介导了乙型肝炎病毒与胎盘组织细胞的内吞和摄入等过程,从而导致了乙型肝炎病毒对胎盘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与海马结构形态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线性测量指标。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51例经诊断无病变成人头部磁共振图片,观测海马体积、高度、宽度、长度等线性指标,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分析各线性指标与海马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标准化海马头体积、标准化海马体体积、标准化海马尾体积、标准化海马体积、标准化海马头长度、标准化海马体长度、标准化海马尾长度、标准化海马纵轴长度、标准化海马宽度、标准化颞角宽度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男性,P<0.05,P<0.01);钩回间距、颞角宽度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女性,P<0.05,P<0.01);标准化海马头长度、标准化海马尾长度左右差异显著(右侧>左侧,P<0.05);标准化海马体长度、标准化海马纵轴长度左右差异显著(左侧>右侧,P<0.0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标准化后与海马体积相关程度最为密切的线性指标依次是海马宽度、海马纵轴长度、颞角宽度、海马尾体积。结论①海马结构形态存在性别及侧别上的差异;②海马宽度、纵轴长度等线性测量数据可以作为研究海马形态变化的初步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嵌合杂交手术系统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分为嵌合组及对照组,嵌合组包括36例采用杂交嵌合系统进行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包括29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血制品输注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DIC发生率、ICU转科率和新生儿结局与术后月经量的改变.结果 嵌合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615.50±357.14)mL vs(2120.83±1671.55)mL],嵌合组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38.52±326.33)mL vs(821.66±441.41)mL];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发生率(36.1%vs 37.9%)、下肢疼痛发生率(22.2%vs 20.6%)、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8.3%vs 10.3%)、术后月经恢复时间[(112±11)天vs(106±13)天]与经量恢复正常比例(83.3%vs 87.5%)、潮热盗汗发生率(6.8%vs 6.3%)、距离术后第一次性生活开始时间间隔[(102±25)天vs(98±31)天]之间未发现存在差异(P>0.05).结论 嵌合杂交系统与传统剖宫产手术比较,能有效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率,且不增加母婴不良预后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S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克隆HBV全S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以HBV全S表达质粒pcDNA3.1(-)-全S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HBV全S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86个白色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均得到100-1000 bp插入片段.挑取35个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测序分析,获得33个已知基因序列,和2个未知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序列,其中之一命名为全S蛋白反式激活基因1(CSTP1),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AY553877.未知基因的功能还正在研究中.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HBV全S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该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阐明HBV全S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及致肝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放大加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在胸骨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骨由于其解剖位置、结构及形态的特别 ,一直是影像学检查上的难题。对胸骨病变平片检查尽管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技术和方法 ,但终究因为重叠、位移而使病变早期及微小病变显示不清楚 ,给诊断与鉴别诊断造成较大的困难。CT扫描能解决了上述重叠和位移问题 ,但因其断面影像显示较小 ,加上呼吸、心跳的影响 ,影像质量仍然不高 ,难于满足诊断要求。为此 ,我们对胸骨扫描采用了放大扫描 ,必要时放大加高分辨率扫描和特殊重建技术 ,大大提高了胸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锐利度 ,给胸骨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微小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优质的影像基础。现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