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田海  臧旺福 《器官移植》2012,3(5):241-244
自1967年人类首例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心脏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2]。然而,移植受体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并非所有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均适合进行心脏移植。在心脏移植开展的早期,移植医师并未对受体进行严格的筛选,术后早期死亡率非常高,首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仅存活18d。1980年始方有移植中心制定心脏移植的适应证和移植受体的选择要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评价子宫肌层细胞(MC)诱导血管生成能力.方法 由大鼠分离培养MC、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用于在体Matrigel结节试验,对比诱导血管生成能力:MC与SMC、VEC比较;MC、SMC及VEC与相应热坏死细胞比较;不同细胞数量MC比较;BrdU染色追踪MC在结节内转归(各组n=10)....  相似文献   
34.
心肌内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内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生物工程技术 ,即是将供体细胞在体外纯化、培养、分化、增殖后移植入受损心肌组织中 ,生长并形成新生的肌肉组织代替纤维组织 ,进而刺激血管的再生 ,改善局部微循环环境 ,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的一种新疗法。 90年代初期 ,Li、Soonpaa等人[1 ,2 ] 发现移植到成年鼠心肌内或皮下的供体心肌细胞能够存活 ,成为心肌内细胞移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标志着心脏病治疗新领域的开始。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增加已成为心脏疾病中主要的医疗问题。近 2 0年来医疗界一直着手提高相关疗法 ,然而现在…  相似文献   
35.
随着分子和细胞心脏病学知识的进展,基因治疗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方向,很多预临床试验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而且规定了超声介导基因转染(ultrasound-mediated gene delivery,UMGD)的基本原则。但是,其应用在人体疾病治疗中存在多重障碍。随着微泡技术的发展和转染多种基因能力的增强,UMGD在未来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技术。本文就超声介导基因转染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应用和对未来的展望与不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分析研究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2005~2006 年期间30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PTSS-10精神障碍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中是否存在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有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上来看,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脑梗史、心梗史、手术所用时间、体外循环及患者在ICU中时间可能为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又以年龄、在ICU中时间、手术时间、性别与术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结论 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ICU中滞留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女性可能更易患术后精神障碍,应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a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erpnoea syndrone,OSAHS)经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腺样体消融,软腭减容成形手术(CAUP)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48例OSAHS患者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CAUP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拔管时间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24例患者均在术后完全清醒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无1例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延长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对预防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1992年4月26日至1995年11月12日,我们共完成3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至今已生存11年以上.现将临床治疗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肿瘤,虽然其的整体发病率很低而且大部分是良性的,但由于其可以引起心,肾衰竭及神经系统症状甚至猝死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心脏黏液瘤因为其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症状故早期诊断困难.因此黏液瘤发生发展中分子方面的研究对心脏黏液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心脏黏液瘤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对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围术期指标的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期指导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术前管理、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心外科自 2011 年 0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因主动脉瓣狭窄而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中处理主动脉、马凡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及临床资料不全等患者未纳入本研究),根据瓣叶特点分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组(BAV组,n=45)和三叶式主动脉瓣组(TAV组,n=45)。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对比两组差异,所有资料均应用SPSS20.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BAV组患者中男性29名、女性16名,约2:1。在术前指标对比方面,相比较TAV组,BAV组发病年龄明显较小(47.76±10.80 vs.54.58±9.29 岁,P=0.002),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比例高(66.7% vs.37.8%,P=0.006),且升主动脉直径更大(39.55±6.77 vs.35.55±4.78 mm,P=0.002);BAV组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比例明显高于TAV组(62.2% vs.40.0%,P=0.035);对比两组左室内径、主动脉瓣口流速及跨瓣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中指标对比方面,BAV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长于TAV组(72.07±22.05 vs.55.80±16.77 min,P=0.000)。在术后指标对比方面,两组患者在ICU时间、ICU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查超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二叶式主动瓣狭窄患者容易较早发病,并且具有男性优势,所以应提高心脏疾病筛查能力,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易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和三尖瓣反流,且升主动脉直径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大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因此依据指南并结合手术经验术中积极处理扩张主动脉、修复三尖瓣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应加强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缩短阻断时间来减少术中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