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笔者报告了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的24例医原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源于胆囊切除术后并破裂与胆道相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其余21例发生于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术后,由血管内膜损伤引起。所有病例均施行了肝动脉栓塞治疗并取得良好治疗结果。笔者描述了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并讨论了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低毫安(10 mA)电化学疗法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等量肿瘤细胞置于细胞培养板.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为四组:3C、5C、10C、20C(C为电量库仑)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低毫安(10mA)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检测结果:肝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治疗后24小时检测结果:治疗组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各期细胞比例随电量的增加处于G_0-G_1期的比例有逐渐增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低毫安电化学治疗在6小时内对肝癌细胞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不明显,24小时后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3.
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Cho)、乳酸 脂质 (Lac Lip)峰值 ,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r的比率。 结果 :颅脑肿瘤Cr下降 ,Cho升高 ,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 ,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 (P <0 .0 5 )。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 ,P值分别为 0 .0 14、0 .0 2 7。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 结论 :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 ,肿瘤NAA/正常NAA、NAA/Cr有助于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31例MG,男13例,女18例,年龄10-54岁,平均34岁。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表现等作出诊断。按Osseerman分型:Ⅰ型19例、Ⅲ型7例、Ⅳ型5例。胸腺增生25例,小胸腺瘤5例,正常胸腺1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取胸骨旁为穿刺点,用22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胸腺,分次注射无水乙醇,直到胸腺瘤或整个增生、正常胸腺充满乙醇为止。结果:治疗后即刻CT扫描,示胸腺内充满高密度影(乙醇混含对比剂),3-4 周CT复查,25例胸腺增生和1例正常胸腺坏死,5例小胸腺瘤坏死。31例MG胸腺乙醇消融治疗后3个月CT复查,胸腺上下径、前后径与治疗前比较分别缩小了59.2%,68.6%,73.2%。30例MG于治疗后2天内部见效,其中23例在治疗后眼睑即能明显睁开。治疗后随访4年,显著好转23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MG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易行,并发症少,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胰管内乳又状黏液性肿瘤的CT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54岁。术前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8例患者亦进行了B超检查,1例行MR检查。结果 CT检查发现胰头部囊实性混合肿块6例,胰头颈体部低密度肿块1例,胰腺体积增大1例,肿块最大径5.6~9.5cm不等,增强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6例肿块边界尚清晰,1例病灶与胃后壁紧密粘连。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5例ERCP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增大和黏液溢出者3例,胰头体部胰管中断1例,4例全程胰管扩张。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结合ERCP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应用超声、磁共振、冠脉造影及核素扫描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存活状态进行综合研究,以利于临床合理全面地评价各影像学检查结果。方法12例超声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失常患者,全部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11例进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查,10例进行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根据左室短轴冠脉供血区域的不同划分心肌运动节段。结果26个冠脉造影阳性结果中,超声发现其中16个供血区节段性室壁运动失常;有5处冠脉造影阴性,超声发现运动异常。10例同时行磁共振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20个冠脉造影阳性,MRI检出其中14个供血区异常;有4处冠脉造影阴性,MRI发现灌注异常。10例同时进行核素扫描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有18支血管造影异常,核素扫描显示其中12个供血区充填缺损或放射性减低;核素扫描总共发现加个供血节段灌注异常,8个冠脉造影阴性,核素发现有灌注缺陷。同时进行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的10例计30个供血区中,超声、磁共振均发现异常16处,两者部位相符13处。均有3处磁共振发现灌注异常而超声判断运动正常,磁共振判断灌注正常而超声发现运动失常。9例行负荷试验的患者中,磁共振共发现低灌注区15处,有收缩储备的9处,MRI判断的存活性与超声一致的有13处。10例中8例磁共振发现心内膜有高信号的附壁血栓影,只有1例超声隐约可见心内膜面的强回声光点。超声发现室壁瘤4个,磁共振发现5个,核素扫描发现2个。结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了解各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全面合理的对冠心病的心肌状态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7.
补肾生精化血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1993年8月~1996年8月以来用目拟补肾生精化血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5~70岁,其中15~30岁者2例,31~45岁者3例,46~6O岁者20例,61~70岁者5例;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其中肺癌14例,乳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4例,白血病2例,食道癌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低于ZX10’/L者6例,低于3X10’见者24例;血色素低于1009/L者24例;血小板计数低于IOOXIO’/L者9例。临床表现,多数伴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畏寒肢…  相似文献   
98.
人参皂苷Rg2致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人参皂苷Rg2 是否有致突变作用。方法 :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体内微核技术、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和Ames实验。结果 :从真核细胞及原核细胞水平检测人参皂苷Rg2 无致突变作用。结论 :人参皂苷Rg2 低毒、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2对内毒素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肠杆菌内毒素0.5mg/kgiv,4h后人参皂苷Rg22.5,5.0,10mg/kgiv.给药后1h,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取心肌用生化方法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液流变学指标,并取心肌用生化方法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用放免法测定血清Ang-Ⅱ.大肠杆菌内毒素8mg/kgiv,同时iv人参皂苷Rg22.5,5.0,10mg/kg.观察小鼠24h内的死亡率.结果 人参皂苷Rg2可明显减少心肌CK,LDH的外漏,降低MDA和FFA含量,降低血清Ang-Ⅱ含量,改善内毒素所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降低小鼠24h内死亡率.结论 人参皂苷Rg2对内毒素性DIC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变化,能降低内毒素休克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DSA表面及栓塞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DSA,确诊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及软钢丝栓塞。结果 9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均被造影所证实。2例较粗大的瘘,分别3次用聚乙烯醇泡沫全塞及软网丝栓塞,再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完全被阻塞。结论 选择性冠性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最佳方法。对较大的瘘,临床有症状者可用介入栓塞治疗,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预后佳,最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