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47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750篇
预防医学   27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65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尖锐湿疣亦称性病性疣,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发病年龄多在青年女性生育期妇女20~30岁,该病近些年多有报道,目前该病已趋增多,为妇科常见病。我们应用5-Fu、中药外用等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简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2.
VM26+DDP方案同期联合脑放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着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明显上升,文献报道达30%-50%。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支气管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与单放疗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和毒性反应。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将41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0例进入同步放化疗组,21例进入单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岁(范围40—70岁),非小细胞肺癌16例,小细胞癌4例;单放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范围40—73岁),非小细胞肺癌19例,小细胞癌2例。同步放化疗组化疗方案:鬼臼噻吩甙(VM26)每天60mg/m^2,d1-3;顺铂(DDP)60mg/m^2,d1;放射治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6MV-X线照射,3Gy/次,全脑照射二周总剂量为30Gy/10次。单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步放化疗组。结果:全组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25%,部分缓解率(PR)为50%,无变化(SD)为25%。单放疗组CR为4.76%,PR为33.33%,无变化(SD)为61.9%。两组的CR率及有效率(CR+P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9)。同步放化疗组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33.33%、11.11%,中位生存时间为14月。单放疗组的1、2、4年生存率为31.58%、26.67%、0%,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1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40%),血小板下降(25%)和胃肠道反应(50%)与单放疗组比(4.76%,0,9.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7,P=0.016,P=0.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脑转移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方案,其近期有效率优于单放疗,并且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73.
目的:研究饮茶与膀胱癌的关系。方法:1996年1月~1999年6月,在上海市区开展了一项基于全人群的膀胱癌病例-对照研究,共访问了608例膀胱癌病例和607例健康对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数比(OR)和95%可信区间(CI)来衡量饮茶与膀胱癌的关系。结果:饮茶对非吸烟男性膀胱癌有保护作用,OR=0.58(95%CI:0.33~1.00);且随着饮茶量的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降低。以从不饮茶者为参比组,每月饮茶<150 g、150~200 g和>200 g者的OR值分别为0.92(95%CI:0.40~2.15)、0.42(95%CI:0.16~1.12)和0.52(95%CI:0.27~1.00),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27),分析中调整了年龄、职业、饮酒、膀胱感染和体质指数等混杂因素。在男性吸烟者中,由于吸烟因素本身的作用较强,未见饮茶的保护作用。由于样本量限制,未观察到饮茶对女性的保护作用。结论:饮茶(特别是绿茶)有可能是非吸烟男性膀胱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4.
目的:应用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膀胱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404例正常对照和414例膀胱癌病例的基因组DNA进行GSTM1和GSTT1基因分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携带GSTM1( )基因型者比,GSTM1(-)基因型的男、女性患膀胱癌危险性分别为1.66(95%CI:1.18~2.33)和1.08(95%CI:0.59~1.98)。同样携带GSTM1(-)基因型,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更加明显。与不吸烟且携带GSTM1( )基因型男性比,GSTM1(-)基因型的目前吸烟者的OR值为2.99(95%CI:1.56~5.74),而携带GSTM1(-)基因型同时吸烟年限≥40年者OR为4.33(95%CI:2.14~8.73)。尽管女性吸烟例数较少,但携带GSTM1(-)基因型的吸烟女性患膀胱癌危险性显著高于不吸烟的GSTM1( )基因型者,OR值为6.72(95%CI:1.69~26.80)。与不吸烟且携带GSTT1( )基因型男性相比,携带GSTT1(-)基因型的吸烟者患男性膀胱癌危险的OR值为1.38(95%CI:0.79~2.42)。携带GSTT1(-)基因型的吸烟女性患膀胱癌危险性是不吸烟的GSTT1( )基因型者的3.04倍(95%CI:0.77~12.01)。结论:GSTM1(-)基因型能显著增加男性患膀胱癌的风险,该基因型与吸烟可能有一定的联合作用。GSTT1基因型可能与上海市区男、女性膀胱癌无关。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构建可用于高通量筛选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工程细胞株,建立稳定可靠的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基因重组和转染技术,将STAT6特异性识别启动子IgE基因序列和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联合插入pCMV质粒,脂质体法转染至HeLa细胞,经潮红霉素B抗性筛选及报告基因检测,得到稳定表达虫荧光素酶的工程细胞株。通过优化溶剂DMSO浓度,IL4作用浓度及孵育时间等筛选条件,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1600种化合物进行了筛选。结果建立的筛选方法稳定可靠,系统Z′因子达到0.64。通过对1600种化合物的筛选,得到3个抑制效果较理想的化合物并测得其IC50值。结论所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用于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6.
为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滤过功能的影响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测定 5 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4 0例进行比较 ,以判断其肾滤过功能的损害情况。结果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对肾滤过功能的影响不大 ,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Cys.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血胆红素含量与血Cys.c水平呈正相关。对部分高胆红素新生儿黄疸消退后复查血Cys.c明显下降。认为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短暂性肾滤过功能损害 ,血Cys.c是肾功能损伤敏感而可靠的检…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研究分析既往疾病史和胆道癌 (包括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部癌 )的关系。方法 自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5月 ,在上海市区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基于全人群的胆道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共收集、调查了 6 6 4例胆道癌新病例和 894例人群对照。结果 研究发现既往有胆囊炎疾病史者患胆囊癌、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升高 ,调整的比数比分别为 2 .2 (95 %CI =1.3~ 3.6 )和 1.9(95 %CI=1.0~ 3.3)。糖尿病患者患胆囊癌的危险性增加 ,调整的比数比为 1.5 (95 %CI=0 .9~ 2 .5 ) ,在非胆结石者中调整的比数比为 2 .0 (95 %CI=0 .9~ 4 .5 ) ;此外 ,研究还发现肝硬化者患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调整的比数比为 3.0 (95 %CI=1.0~ 9.1) ,在非胆结石者中调整的比数比为 4 .9(95 %CI=1.2~ 19.8)。结论 该项研究为论证胆囊炎症增加患胆道癌的危险性提供了依据 ,研究还提示糖尿病和肝硬化分别提高患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8.
用消痔液治疗小儿直肠脱垂 12 6例 ,近期全部治愈 ,1~ 3年后随访仅 3例复发 ,且未见肛门及直肠狭窄等后遗症 ,提示消痔液对小儿直肠脱垂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9.
肇晖  邵蓉 《医药月刊》2008,29(3):116-118
目的:促进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方法:阐述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的必要性。并在比较日本和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提出建议。结果和结论:要建立完善我国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就需要不断推进其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0.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健康儿童百日咳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调查本地区小儿百日咳的感染率,探讨百日咳患儿的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地区健康儿童445例作为对照,根据年龄分为8个组,取其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特异性百日咳IgG抗体。同时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3例可疑百日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鼻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其百日咳杆菌的双目标基因(插入区域IS481以及百日咳毒素S1促进区域),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以及碳琼脂培养基培养鲍特百日咳杆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检测出的鲍特百日咳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健康儿童百日咳IgG抗体水平以2~3岁最高,0~5个月最低,12~14岁组处于较低水平。确诊百日咳患儿26例中,百日咳特异性IgG抗体为(127.63±12.75)g/L,余137例非百日咳患儿为(7.71±16.32)g/L,确诊百日咳患儿百日咳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百日咳患儿患儿(F=5.837 P<0.05);非百日咳患儿与健康对照组[(6.07±17.79)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疑患儿血清学阳性例数以7~15岁组最高(43/163例,占26.19%),1~11个月组21/163例(12.82%),1~3岁组为11/163例(6.67%),4~6岁组为8/163例(5.0%);≥7岁者血清学阳性占21.92%,<7岁者仅为9.6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6975 P<0.05);未接种儿童百日咳特异性抗体阳性率(14/35例)明显高于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儿童(22/128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58 P<0.001)。可疑百日咳163患儿中26例百日咳特异性抗体阳性,其中24例(92.31%)PCR检测阳性,百日咳杆菌特异性培养无阳性结果;将PCR阳性标本经Xba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在48~630kb产生9~14个DNA片段,共得14个PFGE核型。结论应对年长儿进行百日咳疫苗的免疫。PCR是诊断百日咳感染的一项快速、敏感、易行、实用的工具,与血清学检查相结合能够提高所有年龄群体的百日咳感染的监测水平;百日咳杆菌的PFGE核型可以鉴别不同地区的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