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43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746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64篇
  2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并与传统的外科体外循环下心内修补术进行对比。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该院的236例AS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109)给予外科体外循环修补术,观察组(n=127)给予经胸微创封堵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输血量、引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手术成功率稍大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后各心脏功能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简便,明显优于传统外科体外循环下心内修补术,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抽取63例患者,分别患有轻到中度CHF和中到重度COPD,在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肺功能试验、12导联心电图和N端脑利钠肽检查。结果 31例患者达到两种药物的目标剂量,19例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比索洛尔19%,美托洛尔42%,P=0.045);8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比索洛尔组:2例因低血压,1例因心动过缓;美托洛尔组:2例因低血压,3例分别因哮喘、呼吸困难和水肿)。比索洛尔组比美托洛尔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显著增加(比索洛尔组:1 561±414ml vs 1 698±519ml,P=0.046;美托洛尔组:1 704±484ml vs 1 734±548ml,P=0.441)。两种药物均降低了心率(比索洛尔组:75±14 vs 68±10,P=0.007;美托洛尔组:78±14 vs 72±12,P=0.016)。然而均未对N端脑利钠肽产生影响。结论β受体阻滞剂常引起不良反应,只有49%的患者可耐受目标剂量。研究表明,比索洛尔比美托洛尔能够较好改善肺功能状态且引起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段改变及颈动脉斑块发生在外科患者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疑似冠心病且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静息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相关检查的111例疑似冠心病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疑似冠心病的外科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28)与非冠心病组83例(n=83)。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和基本临床资料,并利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评估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血清肌钙蛋白I、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以及ST-T改变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ST-T改变及颈动脉斑块是外科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ST-T改变诊断外科患者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56.6%,阳性似然比为1.56,阴性似然比为0.57;颈动脉斑块诊断外科患者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65.1%,阳性似然比为2.56,阴性似然比为0.16;联合ST-T改变及颈动脉斑块结果诊断外科患者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35.0%,阳性似然比为1.48,阴性似然比为0.10。结论ST-T改变和颈动脉斑块可作为外科患者冠心病的诊断指标,并且二者结合能更有效地预测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4.
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海洛因成隐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的因素,为预防脱失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受治者进行基线调查,后对其随访12个月,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经Cox回归分析,影响保持时间的治疗前因素有:年龄(RR=1.003,P=0.012)、民族(RR=2.747,P=0.000)、既往参加戒毒治疗次数(RR=1.079,P=0.004)、偷吸或多药物滥用(RR=1.055,P=0.014)、周围朋友吸毒(RR=1.075,P=0.002)、每日美沙酮平均剂量(RR=4.811,P=0.000)。结论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因素都会影响受治者在治疗中的保持时间,其中以民族、年龄、美沙酮剂量、多药物滥用对保持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今后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延长治疗保持时间,降低脱失率,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运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0月120例在该院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2例)。对照组在子宫角部偏后方与卵巢固有韧带间的宫壁浅肌层单纯注射垂体后叶素6 u,观察组行上述处理的同时,于病变输卵管系膜内注射5 mL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1∶1200)。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和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β-HCG转阴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肾上腺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β-HCG转阴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0例同时进行PCT和血培养检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全自动连续检测系统BacT/Alert3D120进行血培养,Vitek-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PCT。结果 PCT阳性率为78.5%,血培养阳性率为20.5%。与血培养结果比较,PC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23.9%,PCT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2.9%、88.4%。结论 PCT对于血流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CT对于排除血流感染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模式,探讨一种适合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教师采用LBL教学模式,在掌握应用知识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帮助,是TBL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领域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3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和踏车训练组(65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增加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踏车训练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功功能评分[上肢:(32.44±7.81)分比(38.26±8.72)分,下肢:(18.33±5.18)分比(22.78±4.93)分]及ADL评分[(52.26±7.63)分比(59.72±8.84)分]提高更显著(P均=0.001);生活质量评分除了疼痛(BP)和功能(PF)两个维度外(P均>0.05),其他维度均表现为踏车训练组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能显著提高早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更快地促进其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皮肤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Con)、非糖尿病DFU(NDFU)组和DFU组皮肤组织中SP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点. 结果 SP表达量在Con、NDFU和DFU组分别为79.64、65.12和45.30 (P<0.01).PCNA阳性细胞率在Con、NDFU和DFU组分别为(35.120±7.314)%,(33.880±4.055)%和(28.320±9.332)%,NDFU组与Con、D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DFU组和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FU患者边缘皮肤中SP表达量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创面炎症反应异常及创面修复细胞增殖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创面修复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