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23篇 |
内科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00篇 |
综合类 | 260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26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86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阻断mTOR信号通路在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干预组。采用胆道结扎离断3周制备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模型干预组于术后1周给予雷帕霉素[2 mg/(kg·d)]腹腔注射2周。通过组织病理学、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纤维化和门静脉压力。应用RT-PCR测定肝纤维化基因PC-α_1、α-SMA、TGFβ_1和PDGF的转录,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mTOR信号通路标志物P70S6K和磷酸化P70S6K(p-P70S6K)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内胆管细胞和α-rSMA阳性细胞活化增殖显著,肝脾明显增大,门静脉压力也显著增高;肝脏促纤维化基因明显上调,prP70S6K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而雷帕霉素通过阻断mTOR信号通路显著改善了肝功能、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及脾肿大。结论:mTOR信号通路是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形成的重要调控机制,阻断该通路可能成为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2.
1小肝综合征(SFSS)的发病机制SFS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为功能性肝脏体积过小和移植术后持续性门静脉过度灌注,导致肝窦内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损伤,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损伤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使肝窦扩张、充血 相似文献
993.
胰腺中段切除(MP,middle pancreatectomy)是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远端胰腺切除术手术范围缩小的一种胰腺节段切除手术,旨在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原位肝移植前后内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共完成173例原位肝移植术.选取其中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 d、1个月、6个月、1、2、3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患者门静脉血流平均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脾脏大小变化,并与8例急性重症肝炎患者及20名健康人进行对照,同时观察其对肝功能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影响.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从术前(13.7±4.2)cm/s升至(58.4±25.2)cm/s,门静脉血流量从(958±445)ml/min升至(3024±1207)ml/min,肝动脉阻力指数从0.65±0.11升至0.74±0.12,均明显高于急性重症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于术后6个月、2年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术后脾功能亢进从术后第2天开始改善,至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但脾脏肿大在术后3年仍然存在.术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亦明显改善.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内脏高血流动力学仍将长期存在,但并不影响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自噬在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诱导胰腺癌细胞SW1990凋亡中的作用,并以氯喹特异性抑制自噬,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Gem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的表达,以p6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自噬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的表达,并用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方法检测Gem诱导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进一步通过氯喹抑制自噬,检测自噬抑制前后细胞增殖、自噬及凋亡的变化。结果:Gem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具有部分抑制作用,Gem作用能迅速激活细胞自噬从而产生耐药。LC3的mRNA表达升高1.4~2.2倍(P<0.05),LC3-Ⅱ蛋白水平升高1.5~2.7倍(P<0.05)。Gem和氯喹联合用药组较Gem单药组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从64.3%±3.1%降低为35.2%±3.4%(P<0.05)。结论:自噬在Gem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氯喹抑制自噬后可增强Gem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总结肝癌肝移植不同标准适应证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96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其中符合米兰(Milan)标准者29例,符合加利福尼亚(UCSF)标准者41例,超过UCSF标准者55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不同病例入选标准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并进行Log-rank和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Milan和UCSF标准内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包括肿瘤分化、肿瘤部位、镜下癌栓和TNM分期.Milan标准组术后1、2、3、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5%、79.6%、79.6%及53.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2%、79.3%、76.3%及51.7%;UCSF标准组术后1、2、3、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4%、80.9%、73.0及51.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2%、79.8%、71.7%及50.2%;超过UCSF标准组术后1、2、3、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3%、39.8%、26.5%及15.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4%、31.5%、15.8%及15.8%.Milan、UCSF标准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与超过UCSF标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ilan标准组与UCSF标准组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Milan标准相比,UCSF标准显著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更符合作为选择肝癌肝移植病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我科2006年12月28日完成1例手助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应用超声刀游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钛夹夹闭重要血管,橡皮带牵引胰腺颈部,超声刀切断胰腺,分别在体内完成胰肠、胆肠吻合,体外完成胃肠吻合。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600min,术中出血量300ml。病理为胰头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3d恢复肠道功能,但出现胃排空延迟,对症支持14d后症状缓解,进食无不适。术后23d出院。随访19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拥有熟练腹腔镜手术技能及胰腺手术专业知识的医生实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经过选择的胰头恶性病例可行、安全,但必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以及遵循肿瘤根治原则,手助腹腔镜技术以及悬吊断胰法能保证胰腺钩突部位的完全切除和足够的手术切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误诊为胰腺癌的6例胰腺结核病例。结果:6例病人中有结核病史2例。临床表现为腹痛1例,腹胀5例,体重减轻1例,便血1例。6例均经剖腹探查.病理学证实;其中4例获病灶切除。全部病例均经术后抗结核治疗。6例中出现肠瘘1例,顽固性腹泻2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各1例。结论:胰腺结核易被误诊为胰腺肿瘤而手术,故对影像学检查证实胰腺有局限性、囊性病变伴病灶周围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且肿瘤指标正常者,应考虑胰腺结核可能。切除胰腺结核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手术治疗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双侧乳晕和腋窝途径(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共40例。分析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美容满意度。结果:40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7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及锥体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4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及锥体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4例。平均手术时间(124.1±34.6)(70~225)min,平均术中出血(7.4±6.5)(2~40)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0.7)(1~4)d。术后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腺瘤3例。无术后出血。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中位随访时间7(1~14)个月,无甲状腺术区、淋巴结、皮下隧道复发或转移。40例对手术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达芬奇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手术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