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基于多巴胺D2受体(DRD2),考察小剂量麦芽4个化学部位的催乳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麦芽生物碱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ig甲磺酸溴隐亭方法制备缺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的药物,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RL、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垂体中泌乳素受体及DRD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RL、P及E_2水平、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麦芽总生物碱组大鼠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加,导管明显扩张,且导管及腺泡内含有大量乳汁。麦芽总生物碱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PRL、P、E_2水平及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结论麦芽催乳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总生物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RL分泌,增加脑垂体PRL受体、降低DRD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老龄化对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影响,并对产生老年人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60名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受试者分为青年组人(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每组20名;采用图片诱发的和词汇诱发的错误记忆的实验范式(DRM范式)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图片诱发的错误记忆高于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P=0. 000)。中年组词汇诱发的关键诱饵错误再认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P=0. 000)。老年组词汇诱发的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高于中年组、青年组,中年组的高于青年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32,P=0. 000,P=0. 005);且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学习项目正确再认呈负相关(P=0. 000)。结论老龄化错误记忆的增加不仅与其本身记忆编码和提取功能减退有关,还可能与记忆监测的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3.
王雄  李卫青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389-1391,1414
目的 监测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PP),检测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探讨其与中医"痰湿壅盛"的关系,并对比痰热清注射液与替米沙坦的干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另选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湿壅盛型组与非痰湿壅盛型组,分别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及单用替米沙坦治疗6周;比较两组血压、脉压、动态血压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痰湿摩盛型组患者血压、脉压均显著降低的同时,血清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亦显著下降;而非痰湿摩盛组血压、脉压亦明显下降,血清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亦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升高可能与脉压相关;替米沙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较单用替米沙坦能更明显降低脉压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分别用机械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心房调搏(TEAP)终止其发作的成功率分析.结果 机械刺激法、药物治疗、TEAP终止发作成功率依次为71.7%、77.8%及94.9%.三种方法终止发作成功率有显著性(P<0.05)差异.药物治疗中心律平、异搏定及胺碘酮的复律疗效依次是72.7%、80.0%和91.7%.结论 从PSVT疗效看,TEAP成功率最高,其次为药物治疗,再次为机械刺激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以及卡托普利的干预效应。方法 63只SD大鼠分对照组、急性胰腺炎组、卡托普利干预组三组,进行不同处理。急性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制作急件胰腺炎模型,干预组在制模后立即腹腔注射卡托普利(5 mg/kg),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淀粉酶(AMY)、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的进展,胰腺炎病理由水肿向出血坏死发展,病程10h内,PRA、Ang Ⅱ水平升高,胰腺炎病理呈水肿性改变;10h后,Ang Ⅱ继续升;苟,PRA却升高不显著,但仍保持高水平,病程24h胰腺炎病理呈出血坏死性改变,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的会高于10h(P<0.05)。(2)卡托普利干预组随着胰腺炎病变进展,血浆PRA、Ang Ⅱ水平低于急性胰腺炎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低于急性胰腺炎组(P<0.05)。结论 早期运用卡托普利可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外引流术体外转流胆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血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14例肿瘤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胆汁转流性外引流术 ,与同期施行的 15例内引流术、2 0例外引流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比较。结果 :术前 3组内毒素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单纯外引流组手术后内毒素水平略高于术前 (P >0 .0 5 ) ;内引流组术后第 2天内毒素水平反而高于术前 (P <0 .0 5 ) ,第 7天、第 14天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体外转流组术后内毒素水平逐渐降低 ,与内引流术组变化基本相同。结论 :胆汁转流性外引流术可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外周血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和Ⅱ组(给予胺碘酮+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后,Ⅰ组CRP(mg/L)分别为3.24±0.12和3.20±0.13(P〉0.05),Ⅱ组分别为3.22±0.13和2.15±0.11(P〈0.05)。Ⅰ组和Ⅱ组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42.11%和23.68%(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可能与其抗感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8.
患者 男,54岁,身高170cm,体重75kg。临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术前询问病史,有37年吸烟史,20支/d,30多年医院锅炉工工作史。术前检查:心电图示右束支完全性阻滞,X线胸片以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异常。心肺听诊亦无异常,BP145/70mmHg。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30患者入室,BP148/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16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12.5%。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75±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9)ml,平均结肠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长度分别为(10.8±0.8)cm和(10.2±0.7)cm,平均清除淋巴结(16.1±1.2)枚,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1)d。1例术后第3天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4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随访6~20个月,1例发生肝转移。结果表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性好,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肺隔离63例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DLT先用听诊法进行分隔定位,记录导管深度,随后用纤支镜检查DLT的位置并做调整确定肺隔离。患者改变体位后,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并进一步指导调整DLT插管深度确定肺隔离,记录各次导管的深度。结果纤支镜检查辅助DLT成功率为98.4%,体位改变再检查导管发生移位占22.6%;听诊法判断插管分隔成功率为52.7%。结论纤支镜可以有效判定DLT位置,肺隔离准确到位。体位变动后,部分病例发生导管移位,使用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可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