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目的 考察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DCQ)中文版的信度、效度.方法 采用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DCQ)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随机对340名汽车驾驶员进行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表明问卷有积极评估应对、对抗性应对、情绪性应对和回避性应对四个因素;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相关为0.317~0.813(P<0.01),各因素相关为0.057~0.294;正性情绪与积极评估及应对呈正相关(r=0.171,P<0.01),负性情绪与积极评估及应对呈负相关(r=-0.349,P<0.01),与其他三个消极应对方式则呈正相关(r=0.242~0.262,P<0.0 1);分半信度为0.734,总问卷和各因素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07,0.890,0.621,0.571和0.687.结论 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测试驾驶员应对方式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2.
患者,男,21岁。因高处坠落致右上腹疼痛30min于2007年4月13日入院。T36.0℃,P140次/min,R22次/min,BP60/40mmHg.意识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压痛,右上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B超提示肝破裂,腹腔内大量积液。在抗休克同时立即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43.
王雄  刘伟 《安徽医药》2018,22(5):968-970
目的 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中血流动力学、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困难气道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导管润滑达克罗宁胶浆润滑组(R组)与气管导管润滑石蜡油润滑组(S组),每组58例.R组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S组以石蜡油作为润滑剂;两组以清醒气管插管操作规程进行气管插管,用相同方法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呛咳及躁动发生率;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麻醉插管操作时,R组收缩压(100 ±8.5)mmHg、舒张压(65 ±5.7)mmHg、心率(85 ±9)次/分钟的变化明显低于S组[(135 ±11.5)、(75 ±6.4)mmHg、(110 ±11)次/分钟],脉搏血氧饱和度在R组97%±3%明显高于S组90%± 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操作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插管操作呛咳5.4%、躁动发生率8.6%明显低于S组(17.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随着拔管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R组倾向于低于S组(P<0.05).结论 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插管法减少对患者咽喉壁的刺激,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维持血流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4.
何太文  王雄  张利 《吉林中医药》2009,29(3):242-243
《伤寒论》中有些经方,如栀子豉汤、大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等,明确指出了其用于“不能卧”“不得卧”“不得眠”“卧起不安”等症,而亦有其它经方,如四逆散、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等,虽未明确指出其用于“失眠”,但后世诸多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加减用于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5.
枸杞多糖联合LAK/IL-2疗法对75例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LBP)联合LAK/IL-2疗法临床试验治疗79例晚期肿瘤患者,其中75例可评估病人资料分析提示,LBP联合LAK/IL-2疗法组疗效(40.9%)显著优于LAK/IL-2疗法组(16.1%)。两种治疗方案对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直结肠癌、肺癌、恶性胸水和鼻咽癌有一定的疗效。LBP联合LAK/IL-2治疗组的缓解持续时间显著长于LAK/IL-2治疗组。LBP联合LAK/IL-2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NK、LAK活性增高程度均显著大于LAK/IL-2治疗组,说明LBP能够提高LAK/IL-2疗法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时机、方式、方法、原则及其重要性.方法:11例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例中,单纯吻合术4例,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包括十二指肠远端缝闭、近端空肠端侧吻合)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有2例单纯吻合未置吻合口腔内引流管,9例行吻合口腔内置管引流减压.结果:9例治愈,2例死亡(1例因已损伤血管致失血性休克,术后第2天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吻合口瘘并上腹腔、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及上腹腔积液,经充分引流后治愈.结论:在十二指肠损伤处理过程中,注意把握手术时机、两断端的血运和保证肠管吻合口肠壁低张力,是术后减少并发症、患者得以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情况及IL-2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及细胞膜上CTLA-4的水平,半定量RT-PCR检测T淋巴细胞内CTLA-4mRNA的水平,并在体外用IL-2刺激T淋巴细胞后观察CTLA-4及CTLA-4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表面几乎不表达CTLA-4,7.6%-18.0%的T淋巴细胞有胞内表达,CD4^ T淋巴细胞表达CTLA-4的阳性比例略高于CD8^ T淋巴细胞;人T淋巴细胞可溶性形式的CTLA-4mRNA半衰期短于全长CTLA-4mRNA;IL-2可以通过诱导人T淋巴细胞CTLA-4mRNA的转录上调CTLA-4的表达,IL-2诱导的细胞多为CD25^ T淋巴细胞。结论 CTLA4多存在于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的调节。IL-2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T淋巴细胞内CTLA-4mRNA转录,从而上调CTLA-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8.
CTLA-4基因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 49位点、启动区-318、-1661、-1772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导致的无效转录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MG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可溶性CTLA-4的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第1外显子 49位点、启动区-318、-1661、-1772位点的多态性;转录因子核因子(nuclearfactor1,NF-1)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beta,c/EBPβ)结合位点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得以验证。结果启动区-1772、-1661位点和第1外显子 49位点的多态性与MG,特别是伴发有胸腺瘤的MG密切相关。启动子-318位点的多态性与MG无关。CTLA-4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间有一个明确的正性连锁不平衡关系。MG患者血清可溶性CTLA-4的表达水平与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联。-1772、-1661位点的多态性可改变转录因子NF-1和c/EBPβ结合位点,而ConA、PHA则能促进NF-1和c/EBPβ的这种位点特异性转录活性。结论MG患者CTLA-4A/G 49、C/T-1772和A/G-1661多态性可导致无效转录,影响MG的遗传易感性,T→C-1772的突变能影响基因的剪接,从而干扰蛋白的表达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9.
当归对TNFα导致细胞骨架重排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当归对TNF_α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中细胞骨架重排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培养人内皮细胞 (ECV30 4)分为 4组 ,即对照组、当归组、TNF_α损伤组和TNF_α+当归组 ,各组处理后用三维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F_actin分布的改变。结果 :当归能逆转TNF_α所致内皮细胞的严重紊乱。结论 :当归能逆转TNF_α导致的细胞骨架重排 ,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血压变异性 (BPV)的改变 ,评价 HRV及BPV对患者远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 ,探讨 BPV预测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行 2 4 h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检查的患者 ,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非心律失常组及心律失常组 ,记录非心律失常组 HRV、BPV各值及心律失常组的 BPV各值 ,并与 19名正常对照组的 HRV、BPV值相比较。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12个月。比较两组发生恶性心脏事件及猝死者与未发生者 HRV、BPV改变情况 ,分别评价心律失常组 BPV,非心律失常组 BPV、H RV各自及两者结合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 HRV各值减小 ,BPV各值增大。在随访期内非心律失常组发生心脏事件 4例 ,心律失常组发生 3例。以 SDNN<5 0 ms及 DSD夜 >8m m Hg为指标 ,非心律失常组 HRV预测的敏感度为 75 % ,特异度为 87% ,BPV预测的敏感度为 5 0 % ,特异度 77% ,两者结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5 0 % ,97%。心律失常组以 DSD夜>8mm Hg为指标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6 7% ,74 %。结论 与 HRV相比 BPV也是一个较好的心肌梗死预后指标 ,BPV与 H RV两者结合可以显著提高预测价值。 BPV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律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