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肝病的中医阶段辨证分型论治安徽中医学院(230038)王键关键词:肝病;中医药疗法;阶段辨证分型;肝病治法肝病,通常指各种类型的肝炎病变而言,包括了中医的“黄疸”、“胁痛”、“肝郁”、“症积”、“膨胀”等病证。笔者认为,在诊治肝病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从...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中药脑络通改善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与脑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浓度及脑组织匀浆一氧化合酶(NOS)活性。结果:预防治疗组可以显著升高缺血急性期病理性降低的血清NO的含量,降低缺血急性期病理性升高的脑匀浆NO含量、NOS活性。结论: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中药脑络通对于缺血性中风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3.
缺血性中风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键  刘昕 《中医药通报》2003,2(1):13-16
脑血管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缺血性中风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86%,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近十余年来,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1 临床研究 1.1 中医诊断标准 传统中医多以症状来命名疾病。中风乃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类似风善行数变的特性而得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  相似文献   
34.
c-fos在电针调控大鼠胃运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fos在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影响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生理的方法 ,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等不同穴位 ,c fos在中枢延髓的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中的表达 ,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变化情况。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等不同穴位c fos在NTS及DMV中的表达情况不同 ,且胃电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结论 :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以c fos的表达作为激活标志 ,提示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TS及DMV神经元的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选用中老龄大鼠,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结扎左侧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模型。通过对一般体征、局部脑组织血流量、脑水肿、血液流变学、血浆血栓素A2(TXA20、前列环素(PGI2)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鼠出现偏瘫症状;脑组织含 显著增高,脑水肿明显;rCBF显著增高,PGI2显著降低,血液呈高度浓、粘、凝、聚状态。符合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足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对神经元损伤后再生修复和防止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阿尔茨海默病足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Tau蛋白磷酸化促进了疾病的发生,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阻止Tau蛋白磷酸化,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7.
大鼠胚胎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胚胎脑源性神经千细胞,并进行增殖分化鉴定。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江宁研究室进行。①自孕14dWistar大鼠胚胎分离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组织,经机械吹打分离成单细胞后,利用无血清原代及传代培养方法,在添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B27添加剂的DMEM/F12(1:1)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具有克隆能力的细胞群;用有限稀释法,得到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亚细胞系克隆。②从培养基中撤除生长因子和B27添加剂,换成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将培养的细胞球接种于预先铺有多聚赖氨酸盖玻片的培养皿,诱导分化。③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用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巢蛋白)和增殖细胞单克隆抗体(5一溴脱氧尿苷嘧啶)鉴定克隆细胞,以鉴定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④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用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半乳糖脑苷脂)鉴定分化细胞,以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①从胎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并具有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抗原和增殖细胞抗原。②在血清诱导下,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3种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原。 结论:运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38.
湿邪致病,病因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其中内湿致病占重要地位,不仅可以单独致病,又常为外湿致病之先导,素体有内湿,方易招致外湿,致内外合邪而致病。可见,内湿与外湿常相互影响为患,故临床上,化内湿的同时应注意祛外湿,但以化内湿为主、为先。又人体五脏中唯脾主运化水湿,且其性喜燥恶湿,故内湿致病与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39.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担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既有利于院校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建设中应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建设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方向性、特色性、整体性、主体性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确保投入、培育人才、积聚力量、科学规划、形成制度。中医药院校要勇于实践,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高尚的精神确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鲜明的特色丰富中医药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声誉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无糖型宁心安神糖浆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体积流量:1.0mL/min,进样体积:1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16~1.6μg(r=0.9999)和0.04~0.40μg(r=0.999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0%、100.04%,RSD分别为0.60%、0.1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无糖型宁心安神糖浆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