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69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CA评价体表电刺激对心外科术后疼前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外科术后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会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甚至会导致肺不张、心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通常采用麻醉性镇痛药或局麻药区域阻滞缓解术后疼痛,但这两类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近年来,体表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TENS)开始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后镇痛,但有关研究常得出相互矛盾的结果。本工作以病人自控镇痛(pa 相似文献
32.
孙亚斌;王锦琰;罗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1):53-57
共情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大量研究认为模拟是共情发生的重要机制。观察他人的情绪会自动激活观察者加工自身相应情绪的脑区,并伴随生理唤醒、面部表情的自动模拟以及匹配他人躯体动作等具身现象。本文用模拟的视角来整合具身认知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共情过程中具身的和内部的模拟现象,并通过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享表征理论阐释了人们如何通过模拟来理解他人情绪的神经过程。最后,作者针对当前共情研究中的局限性提出未来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3.
迄今为止,临床上中枢刺激对慢性痛的治疗还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这一方面源于中枢刺激治疗疼痛的效果不稳定[1,2],另一方面源于镇痛的机制还不明确[3].现有的中枢刺激镇痛方法包括深部脑刺激、运动皮层刺激等,本文以深部脑刺激(deepbrain stimulation,DBS)为主,逐个评述几种中枢刺激镇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为什么疼痛在致死性疾病泛滥的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死因排名前十位的为艾滋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结核、公路交通事故、脑血管疾病、自残性伤害、暴力、肝硬化、下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疼痛不包含在其中,但专业人士都很清楚,疼痛是一个隐形杀手。急性痛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慢性痛会加重患者痛苦,导致生活质量的全面下降。但迄今为止,有关部门尚未意识到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本期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疼痛协会(IASP)和WHO共同呼吁提高对疼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目的近年来,人们对抑郁症和疼痛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抑郁对福尔马林注射大鼠的伤害性阈值的影响,探讨抑郁能否降低伴有自发痛的大鼠对伤害性刺激的感受性。方法通过嗅球切除术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并采用旷场测试和体重变化来评价抑郁行为。在大鼠后肢足底注射福尔马林溶液诱导持续性疼痛。在福尔马林注射的对侧后肢足底施加伤害性辐射热刺激,测定其抬脚阈值。结果在非抑郁大鼠中,福尔马林注射肢对伤害性刺激表现出痛觉减退,而对侧肢的伤害性阈值则不受影响。然而,与非抑郁大鼠相比,抑郁大鼠对伤害性热辐射刺激的感受性显著降低,表现为对侧后肢抬脚潜伏期延长。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伴有福尔马林炎症痛的条件下,抑郁同样能降低机体对诱发痛的敏感性。该结果与临床上关于同时患有抑郁与慢性痛患者对实验性痛刺激感受性下降的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6.
37.
1 三阶梯镇痛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倡导对癌症痛患者使用"三步走"的阶梯式镇痛方案."三步走"指的是:第一步,对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第二步,对中度疼痛使用弱效的阿片药物,可考虑加用非阿片镇痛剂;第三步,对重度疼痛使用强效阿片,或合用非阿片镇痛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与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拮抗吗啡镇痛时是否相互协同。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吗啡(5mg/kg)10min后,再向侧脑室单独注射CCK8或AⅡ,以及同时注射二者不同剂量和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观察其对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CCK8与AⅡ所产生的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明显大于单独使用CCK8或AⅡ。结论:CCK8和AⅡ以一定的比例联合应用,其拮抗吗啡镇痛的作用可以协同。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大鼠对时间的感知过程中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操作动机对大鼠时间感知的影响.方法 采用断水24h的雄性SD大鼠执行时间反应分辨任务.在听到声音信号并完成鼻触行为之后,大鼠要踩压杠杆并保持4~5 s后松开杠杆,才能得到50μl水作为奖赏.若过早或过晚松开则没有奖赏.分析声音信号和鼻触行为之间的声音反应潜伏期及鼻触行为和踩杠杆之间的踩杠杆潜伏期与操作正确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潜伏期与保持踩压杠杆的时间(计时期,Timing)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计时准确的操作中,声音反应潜伏期和踩杠杆潜伏期都比较短[计时正确的情况下分别是(4.20±0.20)s和(1.28±0.03)s,早反应情况下分别是(4.79±0.16)s和(1.70±0.08)s,晚反应情况下分别是(4.99±0.48)s和(1.65±0.10)s,P<0.01];这两个潜伏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与计时期之间均无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范围分别是-0.14~0.1以及-0.21~0.23(P>0.05).结论 时间感知任务的操作可能与操作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操作动机较强时,动物倾向于更准确地估计时间,以便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40.
疼痛是机体对外界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觉,与临床上包括癌症、糖尿病、关节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瞬变感受器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目前已有七个亚族、30多个成员在哺乳动物中被相继发现.近年研究表明TRPV亚家族中TRPV1、TRPV2、TRPV3、TRPV4以及TRPM亚家族中 TRPM8和TRPA亚家族中TRPA1与痛觉的产生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对上述离子通道与各种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增敏的病理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