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性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央杏仁核(CeA)、丘脑背内侧核(MD)以及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的神经元群对预期信号和随后伤害性激光刺激的反应模式。结果:(1)ACC和MD对预期信号的反应幅度和比例以及SI的抑制性反应比例在条件化后显著增加;(2)条件化能够显著增强四个脑区神经元对伤害性反应的幅度和比例,且在训练过程中增强的幅度最大。结论:ACC、MD和SI可能是参与预期信号编码的特异性脑区;预期效应,特别是预期形成过程能显著增强中枢的痛反应。  相似文献   
12.
王玢  罗非  韩济生 《针刺研究》2001,26(3):232-233
复吸是戒毒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寻找有效的防治复吸的方法 ,是摆在神经科学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实验室已经成功建立了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消退 重建模型。本工作在大鼠建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消退之后 ,用足底电击 (0 .5mA ,0 .5secon ,1 0~ 70secoff)或小剂量吗啡点燃 (0 .2 5mg/kg ,s.c.)诱发重建前在检测前 1 8hr,分别给以 2Hz、2 / 1 0 0Hz及 1 0 0Hz的电针处理。结果发现 ,低频电针 (2Hz、2 / 1 0 0Hz)可完全阻断药物点燃和应激 (间断、随机、不可躲避的足底电击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社区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加上心理干预,观察其降压效果。方法对治疗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及生物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血压为132.6/72.5mmHg vs 140.3/78.0mmHg,平均差值7.7/5.5mmHg。结果试验组对照组血压控制更理想,波动明显降低,且大血管事件和微血管事件终点(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肾病)相对风险降低(P〈0.05),即试验组获益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社区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穴位体表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体表电极对穴位施加刺激,刺激频率为2/100Hz变频方波,刺激部位以双侧合谷为主穴,第一支配患侧“阳白”和“下关”;第二支配患侧“四白”和“颊车”及手背“落枕”穴;第三支配患侧“翳明”和“听会”。部分患者配合耳针治疗,治疗结果,28例中有7例痊愈(沾25%),显效、有效、无效各7例(各占25%)。我们的结果表明,穴位体表电刺激可以作为治疗三  相似文献   
15.
N2O是一种有药理活性的气体,在低于麻醉浓度时具有止痛作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人类可以对N2O的止痛作用产生急性耐受;还有数据表明人类对N2O的欣快效应能产生急性耐受,而对于N2O在主观感觉,认知和精神运动方面的效应则没有观察到急性耐受;在多种药物混合的镇痛实验中,  相似文献   
16.
IMMPACT推荐的慢性痛临床治疗转归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许多慢性痛病人并没有从现有治疗中得到适当的缓解,甚至还要承受药物副作用的折磨.当临床治疗宣布正性转归时,这些治疗措施是否真的具有长远利益也并不知晓.因此,努力开创更好的治疗手段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乃是疼痛研究者的当务之急.由于不同的临床过程采用不同的预后评测指标,因而妨碍了对治疗效果的评价.针对这一情况,IMMPACT(Initiative on Methods,Measurement,and Pain Assessment in Clinical Trials)最近推荐了六项评价治疗转归的核心内容,包括:(1)疼痛状况;(2)躯体功能;(3)情绪状态;(4)被试者对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评分;(5)异常症状和意外事件;(6)被试者的选择和安排.  相似文献   
17.
参与阿片奖赏效应的脑区及其纤维投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阿片类物质引起的奖赏效应是导致阿片成瘾的直接原因。哪些脑区参与阿片奖赏效应的形成、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神经联系 ,阿片奖赏效应产生的始动位点何在 ?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人们作了大量研究 ,特别是伏核、中脑被盖区、额叶内侧皮层、脚桥被盖核、海马、下丘脑、腹侧苍白球和广义的杏仁核等更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现就有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伏核 Nucleus accumbens(NAc)伏核是成瘾性药物奖赏效应的共用结构 ,位于尾壳核吻侧下方 ,视神经管顶部。过去认为它是一个单一的结构 ,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它可以分成壳部 (shell) ,核部 …  相似文献   
18.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入院前6h以硬物击打报废信号弹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物击中阴囊,当即感阴囊剧痛伴阴囊底部活动性出血,呈喷射状,双侧阴囊皮肤渐出现血肿,于2010年4月22日20:30急送本院。体检:双侧阴囊增大,皮肤青紫,左侧为重,左侧阴囊底部可见一大小约0.5cm裂口,少量渗血,左侧睾丸、附睾、精索触诊不清。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指后天意外形成的脑损伤,它会造成认知、感觉加工、运动执行、语言交流以及行为和精神方面的损伤,其功能破坏的程度依赖于脑损伤的区域和程度。TBI患者发生慢性中枢痛的概率约为22%~95%。TBI性慢性痛既可能是由创伤直接引起的,如骨折和骨错位、颈椎损伤等,也可能是创伤的继发效应,如压迫性瘫痪等。  相似文献   
20.
前扣带回在痛感知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前扣带回(ACC)是内侧痛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接受丘脑内侧核群的纤维投射,主要参与痛觉情绪信息的编码。影像学和电生理技术都证实,ACC的伤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其后部,相当于Brodmann24区的后部。ACC参与痛觉形成的机制可能在于将痛的感觉和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痛觉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