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6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在NICU实施PICC置管术的86例新生儿非正常拔管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本组临床研究对象中,发生非正常拔管13例,占15.12%(13/86)。其中导管异位占46.15%(6/13),堵管占15.38%(2/1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占15.38%(2/13),静脉炎占7.69%(1/13),导管脱出占7.69%(1/13),导管断裂占7.69%(1/13)。结论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主要原因是导管异位及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以降低PICC非正常拔管率,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改善患儿心肌损伤.方法 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肌酶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8,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7.35±2.63)次/min、(29.97±4.74)次/min、(98.1±1.61)%,且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损伤显著改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为(97.35±2.63)、(29.97±4.74)U/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肌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数字化管理对住院病人特殊检杳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68例住院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在病人特殊检查前由责任护士讲解检查的项目、目的 、方法、注意事项,以后不再干预.实验组除传统的口头宣教外,还配合先进的健康教育数字化管理,在病人特殊检查前,将相应检查流程制成多媒体,组织观看,进行多媒体宣教,并将检查的流程打印,交给病人及家属阅读.结果 实验组病人配合医生完成特殊检查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病人特殊检查健康教育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降低焦虑、恐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ABCDEF(觉醒与自主呼吸试验、呼吸功能锻炼、脑神经康复、血糖监测、早期活动和锻炼、家属参与、授权)干预措施在预防麻醉复苏加强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麻醉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ABCDEF干预措施;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麻醉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第4,7,10天发生ICU获得性衰弱、肌肉骨骼肌成分分析情况,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机械通气时间、加强监护室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第4,7,10天试验组发生ICU获得性衰弱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肌体肌肉总量及骨骼肌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4,7,10天试验组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的时间、加强监护室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DEF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麻醉复苏加强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和VAP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肌肉总量及骨骼肌含量,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6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入院后48 h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结果:31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达52.2%.惠儿年龄2~24个月,平均(5.23±3.76)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占70.1%.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有57.9%,支气管肺炎34.1%,支气管炎仅占8.0%.26.8%RS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重症,其中3个月以下小婴儿占63.6%.结论:RSV是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高峰在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下小婴儿临床表现多数为重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简称RSV毛支)临床特征与发热的关系.方法:根据发热与否将110例RSV毛支患儿分为发热组和无发热组,比较两组在年龄、平均住院日、咳喘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检查的不同.并对发热组中体温≤39℃组与>39℃组进行年龄、咳喘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比较.结果:发热组33例,无发热组77例,发热组年龄明显大于无发热组,平均住院日、咳喘持续时间、重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发热组;两组间胸片出现片状阴影(分别为39.4%和7.8%)、CRP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8.2%和5.2%)差异亦有显著性.发热组中体温>39℃惠儿年龄明显大于≤39℃组,而咳喘持续时间、重度毛支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SV毛支中发热多见于较大年龄患儿,重症发生率高于无发热患儿,且可使病程延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超过1周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分析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超过1周患者的病因,有针对性的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积极地配合治疗。结论对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超过1周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身心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其康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