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1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63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136篇 |
预防医学 | 5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2篇 |
肿瘤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对各种并发症治疗的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①腹腔内出血4例;②急性排斥反应4例;③胆漏2例;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⑤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PNF)1例;⑥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15例。呼吸衰竭2例;⑦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⑧心血管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3例。顽固性高血压1例。严重低血压1例;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3例,肝移植后脑病5例;⑩其他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例,粒细胞减少症3例。腹腔淋巴管漏2例。均给予了相应治疗。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43.
报告6例房性早搏后引起的房内差异性传导。其中冠心病2例,风心病2例,心肌炎1例,癫痫病1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3例,有显著心衰者2例。作者分析了本症的心电图特征,指出了窦性P波形态、振幅和方向改变的多样性。诊断时需与房性和房室交界性逸搏、多源性房早、游定心律、房性融合波、呼吸运动的影响和各种人工伪差相鉴别。 相似文献
44.
血管内皮抑制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Folkman[1]教授在实验中发现一有趣现象:将黑色素瘤细胞注射进被抽干血液的甲状腺,结果黑色素瘤一直只有笔尖大,但一旦肿瘤与血管相通,肿瘤体积在2周内快速增大至100余倍.根据这一现象,Folkman首先提出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新观点,由此开创了肿瘤血管形成和抗血管治疗的研究[2].在随后人们对转移肿瘤进行研究时也发现,当直径很小的微转移灶内瘤组织处于无血管生成的血管前期时,微小转移灶内瘤细胞增殖与凋亡速度处于平衡,微小转移灶可长期处于休眠期,而一旦肿瘤血管系统在转移灶内形成,则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被打破,肿瘤体积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现已证实,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存在持续而失控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细胞外钾离子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取第3~5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氯化钾组,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钾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上的差异.结果 干预24 h后,各试验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浓度氯化钾作用下TUNEL阳性细胞率为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1),而低浓度氯化钾和中等浓度氯化钾作用后TUNEL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8%和5.4%,与对照组无显著升高(P>0.05),且高浓度氯化钾可以上调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 提高细胞外钾离子可以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且高浓度钾离子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6.
本科1992年6月~1998年3月共收治16例低热烧伤患者,均为深度创面,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笔者就低热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7.
戚国祥!南京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1999,(2)
肌酐作为评价肾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测定方法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建立在Jaffe氏反应基础上的各种化学测定法(简称Jaffe氏法);另 相似文献
48.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15 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 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术后6,24 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 < 0.05;P < 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 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 h 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 (P < 0.05)。同时,术后2,6和24 h 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南京兰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5,3(11):81-81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伴胃肠损害症状及血生化,心电图等指标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减少病死率。方法对102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伴不同程度的肠外脏器损害,同时引起血生化指标异常。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存在对肺、心、肝、脑、血液系统等损害,同时引起血液升华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50.
背景:国肝移植术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保护肠道功能,保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对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目的:对肝移植患者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八一医院.对象:选择20(13-04/2006-06解放军八一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脏移植患者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21~68岁,平均4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37例,肝炎后肝硬化49例;Child A级8例(均为肝癌患者),Child B级34例,Child C级44例.其中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5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治疗知情同意,移植手术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方法:患者手术方式主要采取腔静脉成形的原位肝移植术80例,4例行非转流原位经典手术;2例行背驮式.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4.8±2.4)min,冷缺血时间平均(8.6±3.2)h.无肝期(84±28)min.术后常规三联免疫抗排斥治疗:他克莫司(Fujisawa产品) 吗替麦考酚酸酯(美国罗氏产品) 强的松(Pred).根据术中有无放置鼻饲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及早期肠内营养组(n=37),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早期以肠外营养为主,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建立肠道喂养的通道,术后24 h开始使用短肽肠内营养制剂,如百普素.用量从63~126 g/d开始,逐渐增加至372 g/d.两组患者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5 d可酌进流质饮食.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及并发症情况.②术后1,3,5 d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臼蛋白水平等肝功能恢复指标及c反应蛋白水平.③术后7 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纳入患者8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症状恢复及并发症情况:早期肠内营养组10例患者术后并发腹胀,5例患者表现为腹泻,3例患者喂养导管堵塞或滑脱,未见呕吐、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照组胆漏2例,早期肠内营养组无胆漏发生.②肝功能恢复指标检测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3,5 d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7 d 血IgA,IB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加快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