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的最普遍的不良反应,不采取措施,3/4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5-羟色胺(5-HT)受体阻断剂和地塞米松的联用可使70%的急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得到有效控制,新一代5-HT3受体阻断剂帕洛诺司琼(palonosetron),半衰期(t1/2)更长、亲和力更强,加上神经激肽-1型(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aprepitant)及其前体药物福沙吡坦(fosaprepitant)的问世,临床急性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进一步提高.本文综述CINV治疗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建立人血清和尿液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伏立诺他及其代谢物4-苯胺基-4-氧代丁酸(M2)的方法。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以Amethyst C_(18)-P(150mm×2.1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2%的甲酸(含5mmol·L~(-1)醋酸铵水溶液)-甲醇(55:45,V/V);尿液样品以流动相稀释后进样分析,以Hedera ODS-2(150mm×2.1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2%的甲酸(含30mmol·L~(-1)醋酸铵水溶液)-甲醇(55:45,V/V)。质谱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反应监测,定量分析的反应离子对分别为m/z 265.2→232.2(伏立诺他)、m/z 194.1→176.1(M2)和m/z 180.1→110.1(内标非那西丁)。结果伏立诺他血药浓度在2.004~1503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8.3%,M2血药浓度在5.015~5015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6.8%;伏立诺他尿药浓度在0.03006~20.0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6.8%,M2尿药浓度在1.003~300.9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6.5%。尿样测定中,由伏立诺他的另一代谢物O-葡萄糖醛酸苷发生源内裂解而对伏立诺他的测定造成的干扰通过色谱分离得到解决。结论建立的两个方法快速、简便,可应用于人体样本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Cap-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经液液萃取、浓集后进行Cap-HPLC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150 mm× 0.5 mm,5μm)毛细管柱,厄贝沙坦的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40:60,v/v),流速为12 μ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氢氯噻嗪的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溶液(6.5:93.5,v/v),流速为10μ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20名受试者交叉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样品中厄贝沙坦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5~500 ng/mL,两者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冻融稳定性RSD均小于15%.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9±8.2)%和(104.1±11.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AUCo-24、AUCo-∞和tmax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好,准确性高.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59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给予抗抑郁药物(SSRIs)治疗并随访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抑郁症组治疗前后第4、8周及6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家族史阳性、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VEGF水平偏低(P=0.001、0.026);抑郁症组血清V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38),用药后有升高趋势,第8周时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第4、8周HAMD总分逐渐降低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01);第4周血清VEGF增加率和HAMD减分率无关(P=0.839),第8周血清VEGF增加率和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32)。结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尚不能作为评价疗效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