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良、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差别非常明显,因此,在患病早期准确地定性诊断甲状腺结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超声是甲状腺结节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其具有检查费用低、无创伤、重复性高和诊断快速的优点。但是,常规超声在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和准确率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超声技术,其可以改善常规超声的局限性,与常规的甲状腺超声技术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性,并引导临床医师制定出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笔者针对超声特别是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脑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它是因血压急剧升高,脑循环发生障碍,患者易出现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文报告3例临床上有发作性头痛、抽搐、脑电图异常的病人,并对高血压脑病继发癫痫样抽搐做一简单的讨论。例1,女,28岁。间断性头痛,伴呕吐月余,癫痫样抽搐12h。入我院内科治疗。1个月来患者出现双额颞及枕后部头痛,其性质时而跳痛,时而刺痛,伴有头昏,甚至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走路时感头重足轻,入院前12h突然头痛加重,频繁呕吐,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和预后。 结果患者男性,64岁,2014年9月因发现PSA 52.72 μg/L,前列腺穿刺活检提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予手术去势,后联合持续抗雄治疗(比卡鲁胺50 mg qd)。2017年5月复查发现盆腔巨大肿物伴肠梗阻,全身多发骨转移、肝脏转移、肺转移。予盆腔肿物切除+横结肠造瘘,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小细胞内分泌癌。患者术后2周开始予多西他赛100 mg d1+卡铂450 mg d1,化疗2周期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 结论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为最常见的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小细胞癌临床罕见,早期手术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头颈部双能量去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dual energy bone remov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DEBR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及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DRA)为金标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怀疑颅内动脉瘤且均行双能量头颈部CTA、DSA及3DRA的患者。根据载瘤血管位置将颅内动脉分为16个区域, 逐一观察动脉瘤存在情况, 测量动脉瘤各种径线长度, 比较其与DSA/3DRA的一致性。根据动脉瘤最大径分为4组:无, < 3 mm, 3~5 mm, ≥ 5 mm; 分别评价DEBR CTA对动脉瘤大小的评价效果。  结果  8例患者DEBR CTA共发现9个动脉瘤, 全部经过DSA证实。DSA/3DRA及DEBR CTA测量的最大径线分别为(5.2±5.1)和(5.7±5.6)mm, 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2例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动脉瘤的2条远端供血动脉未被DEBR CTA显示。DEBR CTA评价≥ 5 mm动脉瘤最大径的准确性达100%;1例DEBR CTA评价为 < 3 mm的动脉瘤, DSA/3DRA评价为3~5 mm。  结论  DEBR CTA能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 与DSA/3DR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EBR CTA可能会漏诊接近颅底动脉瘤的远端细小供血动脉并且低估接近颅底的小动脉瘤的大小。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方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3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复制梗阻性肾病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10只。西药组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d),中药组给予化瘀解毒方13.7 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天。检测各组血清IL-1β含量,检测肾脏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肾脏TUNEL阳性细胞率。结果假手术组NLRP3表达不明显,Caspase-1及IL-1β呈弱表达,仅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NLRP3主要表达于肾间质巨噬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Caspase-1及IL-1β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TUNEL阳性细胞增多,以间质扩张的远端小管上皮细胞为主(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TUNEL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P0.01)。结论化瘀解毒方可下调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RNA表达,减轻肾组织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金栀清目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日门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1例)予以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实验组(51例)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金栀清目方滴眼。治疗前后分别予以对比结膜充血程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以及观察其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88.23),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均改善,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栀清目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率发生较低,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分析在线问诊患者特征和代理患者提问等现象的特点,发现在线医疗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抓取丁香医生平台在线问诊服务的医患交流文本等信息,结合线下医院数据,通过文本挖掘、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同于线下医院老年患者居多,丁香医生平台以青壮年用户为主,代问比例为26.74%,与患者年龄呈U型关系;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平台青年和中老年患者数量均有下降趋势。结论:中老年患者主要通过亲友代问参与在线问诊,且整体使用率较低;在线医疗社区存在较严重的用户流失问题,应深入发掘目标用户需求,提升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  相似文献   
29.
从预制语块认知视域出发分析中医药翻译现状及其语言构成特点,探索预制语块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于中医药翻译过程的优势效应与积极作用,指出更多的中医药双语预制语块储备和应用有助于实现中医药翻译的准确性、高效性、地道性和流利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非良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典型影像学表现, 分析IPMN影像与病理表现的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交界性胰腺IPMN或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ntraducted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 IPMC)患者的术前CT影像(腹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并与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非良性胰腺IPMN患者中4例为交界性IPMN, 2例为非浸润性IPMC, 6例为浸润性IPMC。IPMN患者临床表现腹痛无特异性, 而体重减轻、黄疸和糖尿病主要见于浸润性IPMC。恶性IPMN的CT分型多为主胰管型(3例)或混合型(4例), 分支胰管型较少(1例)。IPMN患者常见CT表现包括胰腺内囊性病变形成、胰管扩张、胰腺钙化、实质萎缩等, 其中囊内密度增高和壁结节等在交界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中均存在, 胰管扩张程度与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而壁结节直径与病变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恶性病变囊内容物的CT值一般高于交界性病变, 且多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浸润性IPMC患者中50%有周围组织受累, 其CT表现和病理结果完全吻合。CT显示胆总管明显增宽的病变仅见于浸润性IPMC患者。  结论  多排螺旋CT对非良性胰腺IPMN的术前诊断价值较高, 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较好, 对于IPMN病变恶性程度预测及周围组织受累判断的准确度较高, 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