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患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2例(其中乙型肝炎253例、丙型肝炎39例),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并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结果 2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干眼症208例,非干眼症患者84例.其中男性169例,干眼症者119例;女性123例,干眼症者89例.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年龄分别为47±12岁、44±13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值分别为37.61U·l-1、27.30 U· l-1;总胆红素中位数值分别为25.26umol·l-1、15.35umol·l-1;白蛋白分别为42.72 ±6.10g·l-1、44.04 ±4.21g·l-1.其中年龄、总胆红素以及白蛋白三项,在干眼症与非干眼症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208例干眼症患者中乙肝177例,占85.10%;丙肝31例,占14.90%,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间干眼症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hirmer Ⅰ试验以及BU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及总胆红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相关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其自身特点,其干眼症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相关.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干眼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2.
李谊  李上 《国际眼科杂志》2008,8(2):283-283
0引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变薄致使眼压测量值偏低,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眼压情况。因此有必要探讨LASIK术后眼压与CCT的关系。我们对100例198眼LASIK手术前后CCT和眼压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002-11/2006-01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198眼,其中男41例,女59例,平均23(17~45)岁。双眼手术98例(196眼),单眼手术2例(2眼)。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5~-12.25D,平均-5.50D。所有患者均无眼病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史等。(1)CCT测量:应用Orbscan-II膜地形图系统测量术  相似文献   
33.
李谊  李上  冯联兵  朱豫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477-1478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01/2007-01行LASIK手术共1082例(2040眼),术后发生角膜瓣皱褶或移位13例(15眼)进行分析。结果:LASIK术后1d出现角膜瓣皱褶2例(2眼),13例(14眼)术后1d出现角膜瓣移位并瓣内折7例(9眼),外伤所致4例(4眼)。13例(15眼)均行角膜瓣重新复位,除2例(2眼)术后1mo未达术前矫正视力外,其余均达到。结论:LASIK术中角膜瓣薄、角膜瓣大、蒂部小,易引起角膜瓣皱褶或移位;对角膜瓣皱褶或移位如发现及时、治疗得当,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李上  祈永福 《新中医》2008,40(1):13-14
赵健雄是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敦煌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35.
陈超  郭纯刚  曹志军  于晶  李上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39-2840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中心并经该院肝病专科医师确诊的肝病患者31例(62眼),年龄23~73岁,平均(49.9±12.8)岁。所患肝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眼部外伤、手术及眼部屈光激光手术史,未曾配戴角膜接触镜,无眼睑及眼球位置异常及其他眼部疾病史。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观察指标包括泪液分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mie,BUT)和角膜染色。结果肝病患者干眼症为23例(74.19%);问卷调查阳性者20例(64.52%);Schirmer I试验显示:肝病患者为(5.42±5.19)mm,BUT检查(5.58±2.29)s,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23±0.61)分;发生睑板腺阻塞者10例(16眼),占总患者数32.26%。结论肝病患者干眼症发病率高,应引起眼科医师重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表疾病。  相似文献   
36.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视觉诱发电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谊  李上  邹倩  冯联兵 《眼科新进展》2006,26(3):175-175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通过一般检查方法很难确诊。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通过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60例患者,并与对侧健眼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眼外伤312例312眼,其中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者60例(60眼),男48例,女12例。年龄5~78岁,平均34.5岁。视力以矫正视力为准:无光感者3例,光感~0.3者42例,大于0.3者15例。外伤原因:拳击或踢伤31例,机械伤20例,从高处意外摔伤9例。VEP检查时间距受伤时间12h~1月。1.2检查方法视力≥0.3(戴镜矫正)者行模式翻转刺…  相似文献   
37.
目前对翼状胬肉最可靠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但术后复发率高达 2 5 %~ 4 5 % [1] 。复发的胬肉因瘢痕组织增多 ,再次手术困难大 ,并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也使许多临床医师为之烦恼。我院于 1993 - 0 1~ 2 0 0 0 - 11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 2 4 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1993 - 0 1~ 2 0 0 0 - 11来我院门诊及住院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患者共 2 4 7例。男13例 ,女 2 3 4例。年龄 2 5~ 70岁。单眼 2 10例 ,双眼 3 7例。初发 2 3 9例 ,复发性翼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分析内毒素诱导的C3H/HeN小鼠的前葡萄膜炎模型中房水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干扰素-y(interferon-γ,IFN-γ)的浓度,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取180只C3H/HeN小鼠,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150),将霍乱弧菌内毒素(18 001株,古典生物型,小川血清型)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终浓度为2×103g·L-1,实验组小鼠足底注射100μL制作内毒素诱导的前葡萄膜炎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诱导后4 h、8 h、16 h、24 h、48 h断颈处死实验组小鼠(各30只).以10只小鼠为一单样本,微量进样器抽取前房水;眼球摘除后微量进样器于眼窝处取外周血.对照组于注射生理盐水后即刻处死小鼠,样本收集方法同实验组.微球流式技术栓测小鼠房水及血清中TNF-α、IL-1、IL-6、IL-10、IFN-γ的浓度.结果 所有实验组小鼠均成功诱导出急性前葡萄膜炎.在小鼠房水中,TNF-α于4 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 h、8 h、16 h及24 h时,在房水和血清内的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L-1、IL-6在血清中均于16 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P=0.001、0.000);且诱导后各时间点在房水内的浓度均高于血清.IL-10在房水中于24 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相同时间点血清内的浓度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3).IFN-γ于4 h、24 h在房水和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32).各细胞因子在房水中的表达变化基本与炎症进程相符.结论 细胞因子在眼内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网络调控将成为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有效性、安全性已被普遍认可,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的矫正人眼的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但是它对影响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高阶像  相似文献   
40.
李上  于晶  谢连永  郭纯刚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79-1881
目的:评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对我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阳性住院患者38例64眼进行研究。根据CD4计数以及是否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CMVR)分为3组,A组16例32眼,CD4计数<50个/μL,未发生CMVR;B组10例20眼CD4计数>50个/μL,未发生CMVR;C组12例12眼CD4计数<50个/μL,伴有CMVR。以未感染HIV病毒的正常人10例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设为D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以黄斑为中心1mm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厚度进行分析。
  结果:A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54.03±15.63μm,B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63.11±17.12μm,C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304.50±50.62μm,D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57.64±8.54μm。各组黄斑中心的视网膜厚度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F=12.933,P=0.000)。 CMVR组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增厚,与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CMVR可以导致黄斑部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早期通过OCT检查黄斑区形态结构,有助于了解CMVR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