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人工器官、介入医疗等生命支持手段的普遍推广,肺真菌感染越来越常见,已成为继难治性细菌感染之后临床上又一棘手问题.老年人因生理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衰退,更易引起肺部真菌感染,而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容易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出现无复流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CI并发生无复流的老年STEAMI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 1/日,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治疗10 d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 WF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DL-C[(3.41±0.43)mmol/L vs.(2.14±0.38)mmol/L]、MMP-9[(150.31±12.18)ng/m L vs.(115.41±13.62)ng/m L]、v WF[(76.9±7.03)%vs.(48.31±6.9)%]水平下降(P均0.05),PⅢNP[(114.71±13.23)ng/m L vs.(64.26±11.43)ng/m L]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对照组没有患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结论急诊PCI治疗出现无复流老年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PⅢNP、MMP-9、v WF的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3.
走过心绞痛(WTA)是指在劳累时发作,继续活动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近年来对WTA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WTA的临床特点入手,综述了其发病机制:如冠状动脉痉挛(CAS)、适应性机制、侧支循环、盗血机制学说等,旨在为临床正确认识及处理WT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调搏筛选无症状窦性心动过缓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评价对此类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是否可减少围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方法选择2009至2011年间住院行非心脏手术、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减慢心室率药物的无症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术前心电图无束支阻滞,24小时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阳性提示可疑窦房结功能障碍,排除有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指征患者共156例。将患者分为3组:一般年龄组(59,n=73)、老年组(60~74,n=54)及高龄组(75,n=29)。术前行食管调搏评价窦房结功能。于术前经中心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观察并记录围术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等。结果①全部患者于术前床旁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②食管调搏阳性共32例,高龄组食管调搏阳性率较高;③食管调搏阳性患者起搏比例较高。结论食管调搏评估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房结功能,高龄组窦房结功能不全阳性率较高;食管调搏阳性患者术中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风险明显增加;食管调搏阳性患者术前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可有效治疗围术期严重心动过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骨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分次剂量100 cGy,隔日1次,3次/周,连续6次,总剂量DT600 cGy,2~3周完成。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6例患者休息痛、触痛均消失;5例中度疼痛患者,2例转为轻度疼痛,3例疼痛消失;2例关节肿胀患者均有减轻。完全缓解率50%(3/6),部分缓解率50%(3/6),总有效率100%。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放射治疗骨性关节炎起效也比较快,却无长期口服药物的副作用,花费少,能极好地替代常规治疗,一些患者也可避免了手术治疗。由于观察时间短,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血脂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脑利钠肽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再灌注结束后,脑利钠肽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K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58.11±39.94),(815.19±40.85),(219.17±22.63)U/L,P〈0.01],脑利钠肽后处理组CK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利钠肽后处理组血清中SOD含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利钠肽后处理组坏死区与缺血区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33.0±5.2)%,(38.4±3.1)%,P〈0.05]。结论脑利钠肽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罂粟碱、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介入治疗5 8例共94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后均经血管造影随访,证明近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5 8例男4 2例,女1 6例。年龄(5 4±4 )岁。单侧病变2 2例,双侧病变36例。病程3个月至4 .5年。5 8例中30例(5 1 .7% )有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史;1 8例(31 .0 % )有外伤史;1 0例(1 7.4 % )无明确原因。按Ficat分期,Ⅰ期1 6髋,Ⅱ期4 3髋,Ⅲ期2 9髋,Ⅳ期6髋。介入治疗1次2 0例,2次2 6例,3次1 2例。二、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防治.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00例,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填写问卷,建立患者基本档案.分析患者对冠心病的知晓率、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不同心率组基线资料,以及β受体阻滞剂未规范使用的原因.结果 (1)冠心病的知晓率分析,调查显示300例患者知晓率仅达20%.(2)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服药情况,阿司匹林服药率为90.0%,ACEI/ARB服药率为73.4%,β受体阻滞剂服药率为90.0%,他汀类服药率为81.3%.(3)心率为80~90次/min的患者并存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尿素、肌酐、吸烟、高血压均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4)分析未规范用药的原因包括:①药品费用贵;②出现不良反应;③缺乏对冠心病的了解,无症状不需要服药;④缺乏用药知识;⑤担心不良反应;⑥自理能力差;⑦医生未开医嘱.结论 (1)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甚少;(2)目前冠心病二级预防在实践中贯彻得并不理想;(3)临床对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偏低、剂量偏小;(4)心率快的冠心病患者比心率慢的患者并存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5)导致患者未规范用药的原因较多,患者服药依从性差;(6)心内科医生应重视冠心病二级预防具体措施的落实,加大卫生宣教,社会应加大对慢性病预防的投入.  相似文献   
59.
摘 要:目的 探讨通过反复短时间冷冻法与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不同,并比较大鼠死亡率及心功能指标。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冷冻组、结扎组。冷冻组大鼠无呼吸机支持下采用浸过液氮的铜金属棒反复3次,每次5秒冷冻左室前壁。结扎组大鼠在呼吸机支持下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比较手术、术后及28天大鼠死亡率,比较大鼠心功能指标(SAP、DAP、LVEDP、LVMI、眃p/dtmax)。结果 ①冷冻组大鼠术中死亡只数、术后死亡只数、术后至28天时死亡只数与结扎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组总死亡率明显低于结扎组(P<0.05)。冷冻组大鼠死亡只数明显少于结扎组;②28天后冷冻组与结扎组大鼠心功能SAP、DAP、LVEDP、LVMI数值较正常值明显升高,眃p/dtmax下降,提示两组大鼠心功能恶化,两组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冠状动脉结扎法,反复冷冻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方法对大鼠损伤小,死亡率低,并且不需应用呼吸机支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以昆明市延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漏斗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Nuss手术对患儿术前、术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该手术对漏斗胸患儿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1月,昆明市延安医院胸外科实施Nuss手术的6-14岁患者90例.收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四阶段肺功能检测资料,对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