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VITROS250干化学分析仪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2000年10月引进了美中互利VITROS250干片化学分析仪,通过一年来的使用,现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及保养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在使用过程中参考。 1 保养 1.1 每日保养 1.1.1 倒空稀释杯、废吸头容器、废试剂盒容器、废试剂干片溶器。 1.1.2 检查工作:①检查样品盘是否污染,如有污迹,用棉签蘸蒸馏水擦净,使样品传送轨道保持清洁;②试剂片存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为探讨良性非脱垂子宫病变阴式手术切除,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并对阴式手术提出改良。方法:于2004年6月 ̄2006年1月对37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有全子宫切除指征患者进行了改良式阴式手术。结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而且拓宽了手术视野。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3.
34.
COULTER MD血液细胞分析仪不出结果伴“AIMALERT”警报故障排除一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杨龙九,王胜华(650032)我科使用的一台COULTERMD两月前出现“AIMALERT”警报,50%左右的标本白细胞系统和(或)红细胞系统及血小板都... 相似文献
35.
36.
殷齐慧;王胜华;王茂锁;张艳梅;韩邦兴;查良平 《中南药学》2024,(5):1245-1249
目的 研究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乙烯(ET)5种植物激素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以宁国产并在室温放置12个月的白花前胡种子为材料,把5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均配制成4个梯度浓度(1×10-1、1×10-2、1×10-3、1×10-4 mg·mL-1),对白花前胡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培养皿萌发试验,分析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4个梯度范围内,6-BA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状态整体起抑制作用。把1×10-1 mg·mL-1和1×10-2 mg·mL-1设置为高浓度,1×10-3 mg·mL-1和1×10-4 mg·mL-1设置为低浓度。其中6-BA无论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均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状态整体起抑制作用。而GA3和ET在高浓度(1×10-1 mg·mL-1和 1×10-2 mg·mL-1)及ABA和IAA在低浓度(1×10-3 mg·mL-1 和1×10-4 mg·mL-1)下均对白花前胡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鲜重都表达出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植物激素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ET在1×10-2 mg·mL-1时,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显著,白花前胡种子的萌发率,最大根长和最大鲜重均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37.
王胜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60)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80例,分析住院病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为走失、坠床、压疮、误吸、自杀倾向、合并其他并发症等。结论科室人员应强化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定期排查护理安全隐患,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养病环境,并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8.
我院从199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上肢不同部位毁损伤48例,经急诊手术43例成功。后分别行晚期功能修复重建,6个月~9年随访,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提高,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17~66岁。机器压轧伤30例,输送皮带绞伤9例,交通伤6例,电击伤3例。损伤分类:完全性毁损离断39例,部分离断9例。损伤部位:上臂8例,上肢多节段3例,肘部9例,前臂20例,腕部8例。1.2修复重建方法一般在术后3个月~6个月行神经松解或探查术,了解神经损伤情况。应用游离腓肠神经及废弃的尺神经移植桥接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39.
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根据尺动脉腕上皮支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设计改良皮瓣 ,于腕上皮支起点的近端 1cm处结扎并切断尺动脉 ,形成以尺动脉携腕上皮支和前臂内侧皮神经为蒂的改良皮瓣。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11月 ,用此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 15例 ,其中急诊手术7例 ,择期手术 8例 ,皮瓣范围 7cm× 5 cm~ 12 cm× 8cm。 结果 术后随访 3周~ 6个月 ,15例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远端无缺血、坏死 ,外观及功能满意。 结论 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具有感觉 ,可修复手掌任何部位的缺损 ,且手术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勒轧致踝上离断伤重建及组织缺损的早晚期修复。方法 应用短缩骨骼内固定,用桥接血管、神经及游离皮瓣修复踝上软组织缺损。结果 临床再植28例,27例随访,失败1例,术后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对于勒轧致踝上离断伤,在再植指征允许的条件下,可用短缩骨骼,桥接血管、神经,应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以恢复踝上及足部的功能与外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