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253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420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26篇
  3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Glu)、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滤过正常组(Ccr≥70ml/min)和滤过异常组(Ccr〈70ml/min)。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尿Igc(IgU)、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清/尿胱抑素C(Cysc)。结果 2组糖尿病患者,滤过异常组尿MA和Cystatin C浓度显著高于滤过正常组。滤过正常组除IgU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β2-MG和α1MG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滤过异常组与对照组及滤过正常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滤过正常组尿β2-MG高于正常的9人,占20.9%,尿Cys C高于正常的患者共37人,占86%。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是肾小球重吸收功能降低先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液中Cys C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更准确的反映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3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导致哮喘发病的众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哮喘患者急性期不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粘膜活检和痰中IL-5、EC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IL-5和ECP之间,IL-5及ECP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故国外有学者建议可将IL-5和ECP水平的变化作为哮喘严重性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本文就近几年来IL-5和ECP在哮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至1997年间我院收治的19例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生存结果。结果:残胃癌缺乏相对特异的症状。538%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手术切除率及根治切除率分别为789%和684%。手术并发症率为263%。该组总5年生存比率及13例根治手术后的5年生存比率分别为235%和364%。该组4例Ⅰ期、Ⅱ期病例术后均得到长期生存;9例Ⅲ期、Ⅳ期病例根治术后1年、2年、5年生存比率分别为778%、444%、222%。5例行姑息或探查术病例,其术后生存均不到1年。结论:积极外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手术是残胃癌有效治疗手段,对于早期病变,术后有良好的预后;对于中晚期病例,可延长生命,部分病例仍可能得到长期生存。早期诊断是提高预后的关键。残胃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4.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翔  石印玉 《中医正骨》2003,15(3):52-54
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的水平 ,临床治疗手段也日渐丰富 ,雌激素、VitD类、二膦酸盐、降钙素等药物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药物至今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传统医学中虽无骨质疏松的症名 ,但究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应归属于“骨痹”“骨痿”的范畴。肾为先天之本 ,主骨生髓。基于此 ,国内学者以“肾主骨”为理 ,以“补肾”为法 ,运用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 ,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8〕。同时各家均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仅对近年来关于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  相似文献   
35.
应用PASS对1207例住院患者用药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应用VFP6.0系统处理数据、PASS软件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医院患者信息查询系统”查阅病历。结果:调查涉及1207例患者7314条单日医嘱,平均用药6种,涉及药物739种,出现频率排名依次为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类、循环系统、抗感染类、消化系统、激素及其相关药、血液系统、维生素与矿物质类药物;存在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204例、药物-食物间相互作用235例;当用药品种为1~4种、5~9种、>10种时,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比例分别为3%、22.8%、42.62%。结论:为防止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纳米铁(Fe)、纳米氧化锌(ZnO)和纳米氧化镁(MgO)材料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5g/Kg·wt剂量的纳米(Nano-)或微米(Micro-)粒径Fe、ZnO和MgO给小鼠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分析LDH和α-HBDH活性变化。结果Nano-和Micro-Fe染毒小鼠血清LDH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Nano-Fe和Micro-Fe组小鼠血清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Nano-Fe和Micro-Fe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无显著性(P>0.05)。Nan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和Nano-MgO组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Nano-MgO和Micro-MgO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两种粒径ZnO染毒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Micro-ZnO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活力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Nano-Fe、Nano-ZnO和Nano-MgO材料对小鼠血清LDH及α-HBDH活性的影响与相应微米粒径材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ICR孕鼠饮水接触低剂量氯化甲基汞,研究汞在亲仔两代小鼠脑、肝、肾及血清中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IC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01mg/L)和高剂量组(0.10mg/L),于怀孕第6天起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及氯化甲基汞含量分别为0.01、0.10mg/L的蒸馏水直至哺乳期结束,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在各脏器内的含量,并做血清汞和脏器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低剂量甲基汞作用下,亲仔两代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亲仔两代小鼠血清中的总汞含量增加,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母鼠血清中总汞含量分别为1.228、2.358和6.195μg/L,仔鼠为0.801、3.217和3.763μg/L,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脏器中的总汞含量也增加,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母鼠肾脏总汞含量分别为13.890、25.780、253.980ng/g组织湿重,肝脏为3.710、11.520、100.820ng/g组织湿重,脑组织为2.820、3.070、23.810ng/g组织湿重;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鼠肾脏总汞含量分别为6.940、13.090、102.170ng/g组织湿重,肝脏为2.660、5.450、38.850ng/g组织湿重,脑组织为1.600、2.660、8.120ng/g组织湿重;母鼠和仔鼠脏器中总汞蓄积的模式一样:肾脏>肝脏>脑组织。在低剂量下,母鼠血清总汞含量与肝脏、肾脏、脑组织中的总汞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0.967、0.802;在高剂量下,与肝脏、肾脏、脑组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833、0.850,均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而仔鼠在高剂量下血清总汞与肝脏、肾脏、脑组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0.672、0.702,其血清总汞和脏器总汞也有相关性(P<0.05);在低剂量时血清总汞与肝脏、肾脏、脑组织总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0、0.300、0.080,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母鼠接触低剂量甲基汞即可在亲仔两代各脏器中蓄积,亲代血清总汞含量和脏器总汞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仔代在高剂量时血清总汞含量和脏器总汞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低剂量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肺癌选择性扩大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气管、支气管、心血管成形和(或)选择性C-N3淋巴结清扫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施行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10例,心血管成形术64例,C-N3 (临床分期)淋巴结清扫18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4例(2.7%),并发症18例(11.5%),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50.0%、39.7%.接受C-N3淋巴结清扫的1年生存率88.9%.结论选择性地实施气管、支气管、心血管成形和(或)C-N3淋巴结的清扫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9.
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应用气膀胱腹腔镜(pneumovesicoscopy)行Cohen输尿管移植术的体会。方法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治疗11例患儿,年龄3个月~11岁,平均4.4岁。男5例,女6例。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双侧3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反流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输尿管全程扩张2例,重复肾上半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囊肿1例,总共16根输尿管。手术方法:经膀胱镜注CO2气体扩张膀胱,膀胱镜观察下在脐下以带针缝线经皮穿透膀胱全层做牵引线,鞘管(trocar)沿牵引线穿刺插入膀胱与牵引线固定。同法两侧放置操作鞘管。经中线鞘管目镜观察,两侧鞘管操作。同开放手术行Cohen输尿管移植。术后不放输尿管支撑管仅留置导尿管。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213min。术后5~7d拔除导尿管出院。术后随访2~14个月,10例无尿路感染发生,尿常规检查正常,其中3例随访,MCU检查原4~5级反流消失。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伴尿路感染,予保守治疗控制感染成功。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分离缝合技术基础上。气膀胱腹腔镜手术行Cohen输尿管移植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长期肠外营养(PN)患儿容易发生肝损害并发症,如肝脂肪变、胆汁淤积,甚至肝衰竭,其机制仍不清楚,可能和肠屏障功能障碍有关。近来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在调节肠道微环境、保护肝脏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拟通过给PN幼兔添加双歧杆菌,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生后3周的新西兰种白兔27只,体重200~250g。分为3组,PN组10只,PN+双歧杆菌组8只,对照组9只。双歧杆菌组每日经胃管注入丽珠肠乐溶液1ml/只(含青春双歧杆菌0.5×108),PN组注入生理盐水1ml/只。PN持续10d,取血测肝功能、内毒素水平;作肝脏组织病理分级评分;作回肠黏膜显微测量;作内脏组织匀浆和血培养观察细菌移位。结果双歧杆菌组幼兔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较PN组显著下降(P<0.05)。病理切片显示双歧杆菌组幼兔肝小叶完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个别存在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而PN组则出现明显肝细胞变性(主要为脂肪变性)、胆管增生和胆汁淤积。参照Loff肝脏病理学评分标准,显示PN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组(P<0.05),而双歧杆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病理切片的计算机显微测量结果显示,双歧杆菌组幼兔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面积显著高于PN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N组幼兔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1),双歧杆菌组内毒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脏组织、器官细菌培养结果显示,PN组幼兔肠菌移位率明显高于双歧杆菌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可能通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避免幼兔产生肠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