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422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1篇
  5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在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不孕患者274例共539条输卵管,全部患者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7 d、宫腔置管注入SonoVue行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术,在造影模式下动态观察输卵管情况,并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67例与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术或X线碘油造影结果对照。结果274例患者共539条输卵管(其中9例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通畅230条,输卵管通而不畅224条,输卵管堵塞85条,其中输卵管积水7条;274例中造影剂逆流入子宫肌层及宫旁静脉丛3例;67例与腹腔镜或X线碘油造影对比显示其敏感性86.6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96.30%,阴性预测值98.25%。结论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简便易行,能全面、准确地显示输卵管情况且安全有效,有望成为输卵管通畅性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2.
<正>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1]。对肺癌患者术前的评估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的判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因速度快、创伤小、伪影少及图像优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我们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我院55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以评估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  相似文献   
973.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18-GA-Suc的投料量,低速离心法测定其掺入比率,比较修饰前后复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平衡透析法考察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的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Suc-GTS-Lip)中3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18-GA-Suc投料量为膜材的10%(mol·mol-1),掺入比率为96.58%。Suc-GTS-Lip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其中甘草次酸(GA)、丹参酮ⅡA(TSN)和丹酚酸B(SalB)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6.15%,81.70%,91.05%,平均粒径为128.7 nm,平均Zeta电位为-15.5mV。GA和TSN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SalB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xon-crowell方程。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Suc)能在脂质体膜上成功表达,本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GA、TSN和SalB 3种成分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肝靶向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4.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中风病的病机因素有风、火、痰、虚、气、血。肝肾阴虚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主因右手指部出现皮肤无痛性斑块2年于2011年10月2日就诊。2年前患者发现其右手指部先后出现3枚大小不等的斑块,无瘙痒和疼痛,否认家族中有患相同疾病者。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分析化脓性肉芽肿、樱桃状血管瘤的皮肤镜特点。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最终病理诊断为樱桃状血管瘤和化脓性肉芽肿的63例患者的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取45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18例樱桃状血管瘤患者。化脓性肉芽肿常见皮肤镜模式为红色均质区域+血管结构,为56%(25/45)、红色均质区域+轨道征为42%(19/45)。而18例樱桃状血管瘤皮肤镜常见模式腔隙结构,为78%(14/18)。此外,在化脓性肉芽肿和樱桃状血管瘤的鉴别中,红色均质区域模式提示为化脓性肉芽肿(98%,44/45),而腔隙提示为樱桃状血管瘤(78%,14/18),这些特征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化脓性肉芽肿和樱桃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点,皮肤镜在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9.
目的回顾性比较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与2019年同期非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方式选择的异同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3月1日(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及2019年2月4日至2019月3月14日(2019年农历同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手术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两个时间段的患者又分别根据年龄将其分为≥65岁年龄组及<65岁年龄组。对比两个时期总体及各年龄段手术麻醉方式的异同及完成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结果2020年疫情期间共完成创伤骨科手术285例,与2019同期(784例)相比下降63.7%;≥65岁的老年骨折手术患者2020疫情期间占比29.5%(84/285),较2019年同期占比18.1%(142/784)明显增加。与2019年同期非气道管理麻醉的患者占比[38.3%(300/784)]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56.5%(161/285)]显著增高,其中≥65岁年龄组患者分别为41.6%(59/142)和71.4%(60/84),两个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疫情期间椎管内麻醉[36.5%(104/285)]、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4.9%(14/285)]较2019年同期[25.5%(200/784)、0.3%(2/784)]均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7.7%(79/285)]较2019年同期[48.9%(383/78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年龄组患者中,2020年疫情期椎管内麻醉[48.8%(41/84)]、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10.7%(9/84)]较2019年同期[29.6%(42/142)、0]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1.4%(18/84)]较2019年同期的[47.9%(68/142)]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9年同期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6.2±0.4)min]及插管/+阻滞操作时间[(7.4±0.4)min]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12.6±0.4)min、(13.2±0.3)min]均有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麻醉方式以不影响呼吸道的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等非气道管理为主,可能由于其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与COVID-19所致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且麻醉时间较2019年同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