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为了在乌拉尔甘草中开发功能性EST-SSR分子标记,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s特征。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乌拉尔甘草EST序列,运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 Pro程序,对下载序列进行拼接和聚类,去除冗余序列,利用SSRIT软件筛选重复序列长度≥20 bp的二、三、四、五核苷酸4种类型的SSR,统计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的特征。结果: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50666条乌拉尔甘草EST序列,剔除冗余序列,得到全长为9.28×106bp的无冗余EST序列11100条。在这些序列中搜索出752条EST序列含有963个SSR,占无冗余EST序列的8.68%,平均每9.64 kb EST出现1个SSR位点。二核苷酸重复基元SSR出现频率最高(43.41%),其次是三核苷酸(41.95%),AG/TC、GA/CT和CTT/GAA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基元。乌拉尔甘草EST-SSR以4~10次重复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20~30bp。结论:乌拉尔甘草EST-SSR的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丰富,理论上表明这些EST-SSR具有较高的可用性。本文通过对乌拉尔甘草EST资源的SSR信息的研究,为分子水平和生物信息学角度上开发乌拉尔甘草的SSR功能性标记提供了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10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本病,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3 例均是1998 年11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门诊确诊的RVO 患者.63 例中,男性38 例,女性25 例.单眼62 例,双眼1 例.右眼38 只,左眼26 只.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60例。中医组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型后给予桑菊饮加减或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西医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组为(1.40±0.85)分,西医组为(2.90±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和西医组发热平均时间分别为(3.67±1.13)d与(3.83±1.8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3、CD4与CD8细胞的绝对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与西药比较在退热方面疗效相似,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对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影响与西医组相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集团产品利胆止痛片与其功能主治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方法:采用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胆囊炎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插管法观察其利胆作用,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以及α-萘异硫氰酸(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醋酸扭体法以及光热致痛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利胆止痛片可明显抑制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的体温以及白细胞的升高,改善血清中ALT、AST、TB、TC等生化指标,并能明显减轻胆囊病变程度;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大鼠胆汁流量,并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中ALT、AST生化指标、肝脂质过氧化SOD、MDA指标产生有益的影响,能明显改善α-萘异硫氰酸(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体重的减轻、血清肝功能生化、肝脂质过氧化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等指标,能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利胆止痛片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和镇痛作用,对化脓性胆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01/2016-05确诊收治的94例Ⅰ~Ⅲ期NPDR患者,均为单眼,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47眼.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饮食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处理,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羟苯磺酸钙治疗,0.5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联合治疗,均持续治疗3 m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野敏感度和相关血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变化,综合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IGF-1、PEDG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较对照组(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西药治疗NPDR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和缓解病情进展,且安全性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6.
清肺平喘补肾颗粒治疗144例哮喘轻度持续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肺平喘补肾颗粒对144例哮喘轻度持续且属肺热痰伏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44例,对照组7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50μg/100μg,试验组72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清肺平喘补肾颗粒,疗程12周。观察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哮喘生命质量评分(AQLQ)、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情况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变化。结果:①第10周起,试验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有效率:试验组97.14%,对照组87.50%(P<0.05)。②试验组和对照组AQLQ评分较基线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③试验组更少使用SABA(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较治疗前提高(P<0.01)。结论:清肺平喘补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更少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优选簕菜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 方法: 以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CRH)、休止角、堆密度等为指标,筛选簕菜胶囊处方,采用ABTS和DPPH考察簕菜胶囊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结果: 选用二氧化硅、磷酸氢钙、β-环糊精(β-CD)与预分散浸膏复配作为胶囊芯材,最佳处方二氧化硅-磷酸氢钙-β-CD-预分散浸膏质量比 1:1:1:1,CRH 81.40%。簕菜胶囊内容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3,4.9 g·L-1结论: 制备的簕菜胶囊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联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3.53%,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年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仅为17.65%,对照组复发率高达47.06%,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对3例典型和不典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肺泡灌洗(BAL)技术对EA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分析外源性物质吸入病史+影像学特征+BAL细胞学分类+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的方法,对1例典型的和2例不典型的EAA进行诊断和治疗,提出EAA诊断可能更为敏感的新指标设想。结果3例患者BAL细胞学分类单独以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合其病史及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后临床诊断为EAA,按EAA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疑似患者,若无禁忌,可行气管镜下BAL,细胞学分类以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ut-off值>65%)为主,并能排除肺部感染及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可临床诊断为EAA。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运用威灵仙治疗咳嗽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分析归纳王真教授在治疗咳嗽时运用威灵仙的经验。总结威灵仙适应的常见证型,包括风咳证和痰瘀互结证,分析两种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并附典型案例以资验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风咳以风邪为病因,当从风论治,威灵仙具有良好的祛风作用,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咳嗽。痰瘀互结型咳嗽以痰、瘀为病因,治疗上当活血化瘀、顺气化痰,威灵仙性善走,通经达络,去心膈痰水,可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改善痰瘀互结型咳嗽。治疗上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疗效。所举医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王真教授运用威灵仙治疗咳嗽,区分风咳证和痰瘀互结证,中病即止,疗效显著,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