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876篇
预防医学   38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79篇
  7篇
中国医学   297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西酞普兰、米氮平、曲唑酮、氟伏沙明、氯米帕明、文拉法辛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经含内标(伏立康唑)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测定,采用Kinetex C18柱(50 mm×2.1 mm,2.6μm)进行色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进行测定。结果: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质量浓度范围为4~400 ng·mLmL-1(r>0.9986),曲唑酮、氟伏沙明、氯米帕明和文拉法辛质量浓度范围为10~1000 ng·mL-1(r>0.9984);所有分析物日内、日间精密度(n=6)RSD<11.52%,准确度RE在-3.89%~8.14%,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氯米帕明在高脂血基质及溶血基质中有明显基质效应,其余待测物无明显基质效应。结论: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6种抗抑郁药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82.
<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较为少见,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人,非手术疗效欠佳,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钙危象时,病情多十分凶险,麻醉风险极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麻醉管理水平,现将我院两例患者的救治经验及处理体会结合国内外文献做一回顾。一、临床资料例1,女,46岁,ASAⅢ级。因乏力、消瘦3个月,神志淡漠伴发热、胸闷、呕吐10余天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8℃,血压(BP)150/90 mm Hg,  相似文献   
8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在乳腺癌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 2, HER-2)均表达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 TNBC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现就TNBC的流行病学、分类、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LCE3C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以及基底细胞癌( BCC)中的分布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E3C在SCC和BCC组织中的表达.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 LCE3C 重组表达载体pLCE3C-GFP,转染人SCC细胞系A431,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LCE3C在A431细胞中的定位. 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GRHL3对LCE3C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LCE3C在SCC和BC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在皮肤癌组织中LCE3C主要分布在表皮的角质层. 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LCE3C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基质( ECM )中;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角质形成细胞( HaCaT)比较, A431 细胞中 GRHL3 表达量显著降低,而LCE3C表达量明显增高;过量表达 GRHL3 的细胞( A431/GRHL3)LCE3C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LCE3C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增加,主要分布在皮肤角质层的ECM;转录因子GRHL3与皮肤癌组织LCE3C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头皮针与留置针连接的2种固定方法在输液过程的稳定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10月4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将胶布横贴以固定头皮针针柄于皮肤,称为"一"字型横贴固定法;改良组采用将胶布横跨针柄下方向上交叉的固定方法,称为"又"字型交叉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改良组在针管部分滑出、针头全部滑出、感染及针刺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又"字型交叉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不宜滑脱,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减少反复插入,避免感染;方便又实用,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断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大肠粘膜病灶予以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对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6.97%,高于肠镜(71.21%);超声内镜检查对肠外压性隆起与粘膜下肿瘤的诊断率均是100%,显著较肠镜高(33.33%和40.63%);但超声内镜检查对肠癌与息肉的诊断率与肠镜的检查结果相近。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在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为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提前用药对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海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2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用药组每天肌肉注射西红花苷1次(50mg/Kg),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的0.9%Nacl,连续给药3天后运至高海拔低氧环境,在第1、3、5、7天观察取材。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的蛋白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IGF-1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寻台潜伏期在第1、3、5天明显缩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用药组各组大鼠海马的IGF-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1、3天最为明显(P<0.01)。RT-PCR法检测显示用药组各组大鼠海马的IGF-1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1、3天最为明显(P<0.05)。结论西红花苷提前干预给药,可以提高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海马IGF-1的表达量,同时能够改善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GF-1表达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肺癌肿瘤干细胞分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经盐酸阿霉素(ADM)诱导的人肺腺癌SPC-A-1(SPC-A-1/ADM)细胞系中的ABCG2 +和ABCG2 -细胞,流式细胞术和裸鼠体内移植针对ABCG2 +和ABCG2 -细胞体内的成瘤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SPC-A-1细胞中的荧光强度平均为(1.001±0.014)×10 2,明显低于SPC-A-1/ADM细胞的(10.257±0.023)×10 2(t=17.320,P=0.001)。SPC-A-1细胞ABCG2/BCRP-FITC处理组与SPC-A-1细胞对照组(t=5.269,P=0.021)和SPC-A-1细胞同型对照组(t=6.869,P=0.01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C-A-1/ADM细胞对照组与SPC-A-1/ADM细胞同型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2,P=0.015)。SPC-A-1/ADM 细胞 ABCG2/BCRP-FITC 处理组阳性率为9.8%,是SPC-A-1细胞组的39.84倍。SPC-A-1/ADM 细胞 ABCG2/BCRP-FITC 处理组与SPC-A-1/ADM细胞组(t=9.120,P=0.005)和SPC-A-1/ADM细胞同型组(t=8.257,P=0.006)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 群细胞阳性率是 A 群细胞的 684 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01),且 B 群细胞的荧光强度较强。接种SPC-A-1 细胞、A群细胞和B 群细胞的裸鼠平均成瘤体积分别为(6.96±1.82)、(6.70±2.55)和(9.17±2.41)mm 3,以接种B群细胞组最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2,P=0.086)。接种B群细胞组的成瘤率为75.00%,明显高于SPC-A-1 细胞组和A 群细胞组(F =19.780,P=0.002)。结论 ABCG2抗体与免疫磁珠分选法结合可以从人肺腺癌 SPC-A-1/ADM 细胞系内分离ABCG2 +细胞,其在裸鼠体内成瘤情况良好,可用于肺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血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8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5 d内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不同病情脓毒症患儿上述指标,依据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其入院5 d内平均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对小儿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 天至第5 天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IL-10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第1 d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高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而IL-10低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而IL-10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NT-proBNP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大于CRP、IL-10及TNF-α。 结论脓毒症患儿入院5 d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90.
目的〖KG*2〗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不同病因分型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4例,按愿意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的患者依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2例,心源性栓塞型(cardiac embolism,CE)39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8例。入院后7 d内每天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同时联合阿斯匹林100 mg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皮肤黏膜、颅内等部位出血以及病情恶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HTH〗结果〖KG*2〗3组治疗后NHI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B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CE组变化幅度最大,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TOAST病因分型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均可获益,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其中CE类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