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技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泌尿外科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120例,一组采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生物反馈组),一组采用常规前列腺炎治疗(对照组).采用性功能指数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生物反馈组120例患者中治愈者为27例,22.50%,改善56例,46.67%,无效37例,30.83%,有效率为69.17%;对照组120例者中治愈者为16例,13.33%,改善40例,33.33%,无效64例,53.33%,有效率为46.67%.生物反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生物反馈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碍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2.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师资力量不均,带教经验不足,带教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且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对毕业生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结合产科的临床特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经验,制订了一系列的临床带教计划,通过观察与比较,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实习生对实习带教老师和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满意度都有相应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㲡�ļ������Ϸּ�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发展的共同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足溃疡.溃疡可以累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缺血可导致坏疽.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预后差,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截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许多患者一侧截肢后几年,对侧的下肢也需要截肢.有的则在截肢后因为心脏突发事件而死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了营造幽雅的就医环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造先进的智慧医院,建设医院智能化楼宇信息系统。方法结合智能化医院建筑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利用先进的通信、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等多项现代高新技术,完成医院整体的智能化楼宇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果完成了1个综合运维管理平台,5大分系统的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为广大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整体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结论资源整合降低了能量消耗及运行成本,使医院的运营安全、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35.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3年前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和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3年前后的代谢和血压控制、胰岛B细胞功能变化及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993—2000年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中心治疗3年的T2DM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卧立位血压,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等和眼底检查,统计分析血糖、血脂和血压治疗达标率及相应的用药情况。结果T2DM患者治疗3年后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降血压药物种类、调脂药物及胰岛素使用者的比例明显升高。HbA1c、HDL-C控制理想的病例从3年前的23%、69%升高到3年后的30%、76%;血压、TC、TG和LDL-C情况无明显改变;空腹及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微量白蛋白尿的病例从3年前的15%增加到3年后的23%;眼底病变则由26%升高到33%。结论尽管T2DM患者使用降糖药、调脂药和胰岛素治疗的病例数明显增加,但3年治疗后代谢控制仍不满意,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下降,眼底病和肾脏受损在加重,需要进一步重视T2DM治疗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36.
踝肱指数异常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增高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解放军第306医院2003—2005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以ABI<0·90为低ABI组(n=39),0·90≤ABI≤1·40为正常组(n=353),ABI>1·40为高ABI组(n=101);同时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ABI与正常ABI组比较,腰围、腰臀比、C反应蛋白、尿酸显著增高,吸烟率及高血压合并症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ABI>1·40的糖尿病患者有更多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需要将这些患者与ABI<0·90的患者同样重视。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沙棘多糖提取物对LPS联合D-Gal N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TLR4,SOCS3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将C57BL/6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沙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沙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0、100和200 mg/kg沙棘多糖溶液连续灌胃14 d。通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l N(700 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阳性药物组在建模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建模4 h后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HE染色观察沙棘多糖提取物对肝损伤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LR4,SOCS3的表达情况。结果:沙棘多糖提取物显著降低了LPS/D-Gal N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1,P<0.05);HE染色观察显示,沙棘多糖明显减轻了肝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沙棘多糖提取物抑制了LPS/D-Gal N诱导的TLR4的表达,但是对SOCS3的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沙棘多糖提取物有效抑制了LPS/D-Gal N诱导的肝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而非通过调控SOCS3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将T2DM患者按心率变异性(HRV)分为HRV正常组和降低组,并调查检测和收集了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脑血管病病程、血脂和血糖等资料。结果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RV降低与年龄、DM病程、冠心病、收缩压、脉压、三酰甘油、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及DM视网膜病变有关(P<0.05,P<0.01)。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分析,年龄、三酰甘油、尿素氮、DM视网膜病变是影响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论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患者年龄、三酰甘油、尿素氮和DM视网膜病变有关联。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6只Sprague-Dawley大鼠(120~16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8)、模型组(n=10)和治疗组(n=8)。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及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第12周,处死模型组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随后治疗组大鼠给予150 mg·kg-1·d-1小檗碱灌胃4周,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等渗盐水灌胃。第1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绒毛变化;苏丹黑B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量大鼠粪便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及普拉梭菌的数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0.288±0.04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1.07±0.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192±0.049,0.94±0.07)(P<0.05),小檗碱干预可显著降低内毒素(0.213±0.025)和TNF-α水平(0.93±0.07)(P<0.05)。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0.05±0.012)明显低于对照组(0.166±0.014),小檗碱对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0.055±0.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模型组(7.29±0.47)相比,对照组(9.49±0.59)拟杆菌数量降低,治疗组拟杆菌的数量增加(9.77±0.87);与对照组(5.42±0.63,9.49±0.59)相比,模型组大肠杆菌(6.92±0.77)、普拉梭菌(8.70±0.62)数量增加,小檗碱干预减少了大肠杆菌(6.34±0.71)、普拉梭菌(9.77±0.87)的数量(P<0.05)。结论小檗碱有效地保护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肠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方法选择2012—2013年到该院住院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的常规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饮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严格的饮食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明显下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管理饮食,进行护理干预,走出饮食误区,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