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炎症条件下牙周膜干细胞与CD3+T细胞共培养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拔除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取健康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人外源性TNF-α炎症因子10ng/mL刺激PDLSCs(I-PDL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I-PDLSCs Wnt通路蛋白β-catenin和LEF-1的表达。采用免疫磁珠法获取人的CD3+T细胞。H/I-PDLSCs与CD3+T细胞分别以1∶10,1∶20,1∶50,1∶100共培养,共培养48h,提取各组PDLSCs的RNA,反转录为c DNA后,qPCR检测β-catenin、LEF1、TCF4的基因表达;以上述比例共培养后收集各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免疫荧光检测I-PDLSCs组β-catenin、LEF-1的表达强于H-PDLSCs组。共培养比例为1∶20和1∶50时,H-PDLSCs组β-catenin、LEF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1∶20时TCF4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1∶50时降低。1∶20时,I-PDLSCs组β-catenin、LEF1的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而在1∶50时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降低。1∶20及1∶50时TCF4的表达水平均降低。H-PDLSCs与CD3+T细胞共培养比例为1∶10时与H-PDLSCs对照组相比其增殖指数显著提高;1∶20、1∶50及1∶100时其PI指数显著降低。I-PDLSCs与CD3+T细胞共培养比例为1∶10、1∶50及1∶100时与I-PDLSCs对照组相比其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炎症条件可激活牙周膜干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I-PDLSCs与CD3+T细胞以1∶20、1∶50可稳定的下调Wnt/β-catenin经典信号通路,证实Wnt通路参与炎症条件下PDLSCs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在TNF-α刺激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对CD3+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获取20-30岁患者的健康离体牙8例,分离培养获得PDLSCs;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取20-30岁健康患者的CD3+T细胞;PDLSCs与CD3+T细胞共培养,PDLSCs加炎症因子(TNFα 10ng/mL)与CD3+T细胞共培养,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分别为1∶10、1∶20、1∶50、1∶100,共培养时间为48h;共培养48h后分别提取不同组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检测凋亡、炎症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两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随共培养组PDLSCs比例的降低,正常共培养组CD3+T细胞caspase3/8、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在1∶50时趋于稳定;随共培养组PDLSCs比例的降低,炎症因子共培养组CD3+T细胞caspase3/8、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在1∶20时趋于稳定.当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分别为1∶20时H-PDLSCs(Healthy-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I-PDLSCs(Inflammatory-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对CD3+T细胞CCND-1基因有显著抑制作用,H-PDLSCs对CD3+T细胞CCND-1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结论:在恰当的比例时,正常及炎症PDLSCs对CD3+T细胞的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在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1∶20时,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的存在增强了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翼外肌下头和嚼肌在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舱夹板治疗时的改变。方法:幼年小型猪18头,平均分3组,纵形骨折木治疗组,纵形骨折he夹板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髁状突纵形骨折和he夹板治疗模型。分别在实验后3周、6周和12周取材,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骨折后3周,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水肿较重,个别部位出现肌核增多和内移。he夹板治疗组翼外肌肌纤维间的水肿较轻。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末见异常。电镜下纵形骨折后3周,可见骨折侧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隙增大,线粒体变圆、增大,数量增多,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双侧翼外肌下头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未见异常。纵形骨折he夹板治疗组3周可见翼外肌下头肌纤维线粒体轻度变圆、数量稍有增多。结论:幼年小型猪髁状突纵形骨折后,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在形态有变化,但翼外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he夹板治疗能减轻咀嚼肌的改变。  相似文献   
54.
嵌体部分冠修复老年人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铸造嵌体部分冠修复老年人后牙舌侧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情况和修复效果.方法:对74颗舌侧大面积缺损的老年人的上下后牙残冠,在完善口腔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按牙体缺损的情况利用髓室、根管或钉道等不同固位形式,制作覆盖牙体(牙合)面的铸造嵌体部分冠的修复.结果:经1~3年的随访观察,根据主诉与检查,67颗患牙经修复后满意,成功率90.5%,失败原因主要为制作精确度差导致的固位力差、继发龋、食物嵌塞等从而导致修复体脱落以及患牙根尖和牙龈的炎症.结论:嵌体部分冠是修复老年人后牙舌侧以及近远中大面积缺损的一种经济、美观而有效的方法,准确的牙体预备和制作,是修复体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