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51.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569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6·5%(94/569)。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19·170,P<0·001)。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χ2=22·1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高血压和冠心病多支病变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病变、高血压、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52.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监测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继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方法:68例AP患者,其中非细菌感染组19例(A组)、细菌感染组49例(B组);细菌感染组分重度脓毒血症031组)16例、非重度脓毒血症(B2组)33例。分别于第1、7、14d测定血浆PCT含量,比较各组间PCT的差别。结果:第1d所有感染组PCT均高于非感染组,但只有重度脓毒血症031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第7d感染组患者的PCT值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且B1组的血浆PCT值明显高于B2组(火0.05);当血浆PCT〉2ng/ml时,脓毒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第14dB1组仍明显高于其他组,AP感染控制后PCT很快降到接近正常,PCT持续高者预后差。结论:PCT是AP继发感染较好的诊断和观察指标,对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3.
刘宏  邓明明  王烜  何彩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460-1464
目的:通过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DAD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DADA对SAP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7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24)、SAP组(n=24)和DADA治疗组(n=24),假手术组、SAP组、DADA治疗组分别设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大鼠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DADA组大鼠在模型制备成功后10min开始给予肝乐注射液[0.375ml/(kg.12h)]尾静脉注射;SAP组经尾静脉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时间点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AST、ALT,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肝脏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结果:重症胰腺炎组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cl-2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肝脏细胞凋亡指数随着病程进展明显增加,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明显;经DADA治疗后,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下降,而Bcl-2基因表达增强,肝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减轻。结论:1肝脏细胞凋亡在重症胰腺炎肝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2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参与SAP肝脏损伤的发病机制。3在SAP早期给予DADA治疗对减轻肝脏损害程度、改善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应用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以建立诊断模型,并探讨其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80例胃癌患者(Ⅰ/Ⅱ期40例与Ⅲ/Ⅳ期40例)、80例良性胃病患者(胃溃疡40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和8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质谱。将部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集(40例胃癌、20名良性胃病与20名健康人群)和验证集(40例胃癌、20名良性胃病与20名健康人群),前者用于筛选胃癌差异蛋白标志物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后者用于模型诊断效度的盲法验证。结果:质荷比(m/z)分别为2927、3217、3236、3287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所构建的诊断模型能达到诊断胃癌患者的最佳诊断效果,灵敏度90.0%,特异度92.5%。结论:SELDI蛋白芯片技术在胃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及候选肿瘤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直肠类癌1例     
患者男 ,37岁 ,因腹痛、腹泻 1年余 ,反复便血 5月入院。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左下腹隐痛不适 ,伴有稀便 ,4~ 5次 /日 ,服用抗生素可暂时缓解。五月前腹痛加重 ,出现便血 ,在外按痔治疗 ,疗效不佳。查体 :T 36 8℃ ,P 76次 /分 ,R 2 0次/分 ,BP 12 5 / 85mmHg ,发育营养尚可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肝脾不大。Hb 148g/L ,WBC 5 0× 10 9/L ,N 0 79,L 0 2 1,大便隐血弱阳性。肝肾功能、腹部B超均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 :距肛门 5cm处左侧肠壁见息肉 2枚 ,呈并蒂状。活检病理为直肠类…  相似文献   
56.
腹水中α1-酸性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定腹水α1-酸性糖蛋白(A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浊法,对自发性腹膜炎48例,癌性腹水32例,肝硬化腹水38例进行血清和腹水AAG测定.结果血清AAG自发性腹膜炎(SBP)组(124.30±72.08)mg/dl,癌性腹水组(165.40±51.47)mg/dl,肝硬化腹水组(86.30±42.52)mg/dl,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腹水AAG自发性腹膜炎组(57.30±32.42mg/dl),癌性腹水组(90.20±29.75mg/dl),肝硬化腹水组(20.80±22.48mg/dl),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水AAG测定不仅能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而且有助于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相似文献   
57.
恶唑酮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研究,然而目前尚缺乏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恶唑酮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评估其在IBD研究中的价值。方法:予BALB/c小鼠皮肤涂搽0.2ml3%恶唑酮(溶解于100%乙醇中)2次致敏,5天后予0.15ml1%恶唑酮(溶解于50%乙醇中)灌肠。观察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变结肠的组织学改变,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含量。结果:结肠炎模型小鼠的DAI、组织学损伤评分和MPO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病变结肠组织的IL-4含量显著增高,TNF-α和IFN-γ含量则基本正常;结肠炎症可持续2周左右。结论:恶唑酮诱导的结肠炎是一种IL-4介导的2型辅助性T细胞(Th2)型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和炎症分布均类似人类UC。恶唑酮小鼠结肠炎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益工具。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Barrett食管(BE)在窄带内镜下的图像特征与组织学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B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临床拟诊BE的患者进行NBI检查,根据黏膜和血管的形态行NBI图像分类,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在NBI模式下,对B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8.6%和93.9%,明显高于常规内镜.与组织学比较,无肠化生的BE,NBI下黏膜形态多表现为A型,高级别黏膜内瘤变(HGD)的黏膜形态全表现为D型,而肠化生(SIM)和低级别黏膜内瘤变(LGD)两者的黏膜形态多表现为C型.结论:NBI可明显提高对BE诊断的准确率,且与组织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中53Cr、63Cu、75As、107Ag、111Cd、208Pb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采用ICP-MS以45Sc,72Ge,103Rh,115In,209Bi依次作为53Cr,63Cu、75As,107Ag,111Cd,208Pb的内标元素来测定6种元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腹腔巨噬细胞(PM)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并观察白藜芦醇(Res)对SAP大鼠PM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和Res组3组。制模后4、12h剖杀大鼠。分离PM并培养24h。RT—PCR法检测P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白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及病理学评分。结果:与SAP组比较,Res组胰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SAP组PM中TNF—mnRNA和IL—1βmRNA的表达、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均高于SO组(P〈0.001);与SAP组比较,Res组PM中TNF-αmRNA和1L-1βLRNA的表达、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SO组(P〈0.05)。结论:PM在SAP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Res能显著减轻SAP时胰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抑制PM功能,从而抑制TNF-α和IL-1β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