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5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取样时间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复查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末次给药距取白带标本不同时间间隔对念珠菌性阴道炎复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培养法分析 195例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消失患者的念珠菌阳性检出率 ,比较不同取样时间间隔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白带直接涂片法念珠菌阳性率随末次给药距取白带标本不同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以 >48h后下降明显 ,>96h后趋于稳定 ,分别为 5 8.9%、18.5 % (P <0 .0 5 )。各组间两者呈负相关 (r =-0 .87,P <0 .0 5 )。而不同取样时间间隔对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白带涂片法复查念珠菌阳性率随取样时间与末次给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变化较大 ,>96h后即停药 4天后取样结果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TTV阴性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SEN-V感染情况。对SEN-V5非编码区部分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40例TTV阴性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SEN-V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SEN-VDNA阳性38例(92%),对其中6株SEN-V基因克隆测序,并与基因库中的SEN-V(GenbankNo.AX025677)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1%-94%。结论:在TTV阴性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存在SEN-V感染。SEN-V的致病性及其与非甲-庚型肝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74.
75.
本文选择经抗—HCV(CP9.10.C100)ELISA法检测阳性的丙型肝炎(HC)、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双重感染及乙型肝炎(HB)共90例,按不同病原类型分为三组进行临床配对分析,冀求了解HCV与HBV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实验检测变化规律及转归。结果显示,HCV与HBV双重感染组的临床症状较单纯丙型肝炎重,与乙型肝炎组无明显差异。而黄疸发生率双重感染组较乙肝组低。与丙肝组相似。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应用esLabs仪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能。方法应用厦门新创公司生产的三合一胶体金免疫层析诊断试剂对cTnI、CKMB和Myo进行检测,应用深圳微点公司产esLabs仪定量检测反应区值,进行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评价;以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cTnI,CKMB和Myo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为参考试剂,评价待检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两者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两种试剂检测cTnI,CKMB和Myo定性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分别为93.02%、91.11%和92.16%,特异度分别为98.85%、98.82%和99.46%),准确度分别为97.70%、97.20%和97.87%;两种方法定量结果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85。结论应用esLabs仪器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心肌标志物血清cTnI,CKMB和Myo重复性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定量检测值与西门子化学发光法试剂相当,可以应用于临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拉米夫定诱导的YMDD变异和前C区1896位核苷酸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的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发生率。结果 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40例YMDD变异阳性患者,检出率为32.8%。发生YMDD变异后,HBVDNA反跳,ALT和AST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MDD变异阳性患者前C区1896位和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检出率显著高于无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MDD变异阳性伴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患者与无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的YMDD变异阳性患者比较.病情容易加重、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拉米夫定诱导的YMDD变异患者容易发生前C区1896位/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但与病情加重和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置CuIUD引起的子宫出血是否与VEGF蛋白、VEGF受体KDR、VEGF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要求取CuIUD者60例分为3组,TCuIUD出血组、OCuIUD出血组、无出血组各20例,与未置器组10例对照,诊刮术采取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中VEGF蛋白、VEGF受体KDR的表达,用免疫杂交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置TCuIUD出血组和OCuIUD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VEGF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0.469±0.183,0.396±0.098,高于0.213±0.079,差异有显著性(P<0.05=;置TCuIUD出血组和OCuIUD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比,VEGF受体KDR的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0.329±0.063,0.337±0.108,高于0.192±0.053,差异有显著性(P<0.05=。置TCuIUD出血组与OCuIUD出血组比较,VEGFmRNA的表达升高,TCuIUD出血组和OCuIUD组分别为0.694±0.238,0.377±0.16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VEGF受体KDR的表达参与了置CuIUD引起的子宫出血,CuI-UD对子宫内膜的压迫、损伤作用可能与VEGFmRNA的表达间存在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调查TTV阴性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like mini virus(TLMV)感染情况,对TLMV5'非编码区(5'NCR)部分基因进行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53例T T V阴性的非甲~庚肝炎患者血清TLMV 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 53例病例中TLMV DNA阳性37例(69.8%),对其中8株TLMV基因克隆测序,并与Takahashi报道的TLMV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 ab 026930、ab026931)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64%~83%之间。结论 在T TV阴性的非甲~庚肝炎患者中存在TLMV感染。TLMV5'NCR基因变异性较大。TLMV的致病性及其与非甲~庚肝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HIV/AIDS皮肤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皮肤粘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对45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变进行临床分析,并同时检测其CD4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结果 45例HIV/AIDS患者中有30创(66.7%)伴有皮肤病变,其中以真菌和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最常见,各占66.7%;其次为脂溢性皮炎,占36.7%;其它类型的皮肤病占50.0%。90.0%的AIDS皮肤病变发生在CD4细胞数<200个/μl,HIV-RNA载量>4 log。而HIV/且AIDS皮肤病变随着HARRT治疗后而缓解。结论 HIV/AIDS皮肤病变发生率很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监测HIV/AIDS患者疾病的进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