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应用消蒙眼膏Ⅰ、Ⅱ号方治疗各类角膜瘢痕233例,287只限,总有效率达75.26%,Ⅱ级以上显效率达32.4%,优于狄奥宁对照组。对角膜白斑、斑翳、云翳均有效,无明显差异;欲达到同样疗效,白斑所需疗程最长。对营养不良性、外伤性和炎症性角膜瘢痕,也均有效,而以营养不良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92.
<正> 角膜白斑多为炎症、外伤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所致。国内外采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治疗该病,虽取得一定效果,但都不理想。在“珍珠层粉”药物介绍中,述及治疗角膜白斑4例,使我们受到启发。1977年我们采用珍珠层粉片及眼膏,对角膜翳  相似文献   
93.
94.
每天一次半乳糖球后注射诱发豚鼠白内障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8年D、C、Kosegarten报道用10%半乳糖作饮料诱发豚鼠形成白内障。 1978年我们用半乳糖作球后注射诱发豚鼠白内障形成。为了观察每天一次、球后注射半乳糖诱发豚鼠晶体混浊发生的情况及时间等,于1979年10~11月间,我们进行了本实验,现将实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建构主义提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则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意义构建获取知识,在硕士研究生的神经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尝试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改革的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启发性趣味性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和临床实例,  相似文献   
96.
角膜翳包括角膜云翳、斑翳及白斑。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在国内采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翳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就1972年以来,国内报道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翳的资料加以综述,供临床参考。针刺与埋线疗法李蕴玉报道用耳针疗法、针刺耳穴皮质下、内分泌、目_1、目_2等穴,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共作三个疗程,治疗角膜云翳62只眼,有效率为96.77%。太原报道用新针疗法,按局部、  相似文献   
97.
<正> 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检测,已成为眼科诊断领域内的重要辅助手段。我室自1988年初开展了这项技术,现将我室测得的50例正常成人长潜伏期VEP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多个基因同时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方法,以满足其在临床检验中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时的应用。方法应用优化后的PCR-SSP的方法分析以下基因的多态性:TNF-α-308A/G和-238G/A变异、IL-6-174G/C变异、CYP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变异。结果应用同一个PCR扩增程序,可同时对多个基因、多个临床样本的基因多态性同时进行分析,基因型清晰,而且基因分型快速、准确。结论优化后的PCR-SSP适合对大样本、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进行多态性分析,值得在临床检验的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机理,为临床应用针刺减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高脂饲料制备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以及血脂的变化。结果肥胖组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针刺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较肥胖组明显下降(P<0.01),体长无显著变化(P>0.05);肥胖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针刺组大鼠血清TG、TC及VLDL-ch水平较肥胖组均显著下降(P<0.01),肥胖组大鼠血清HDL-ch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较肥胖组显著增高(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针刺可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脂肪动员,从而使更多的脂质用于供能产热而达到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食管鳞癌组织中β1整合素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β1整合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食管鳞癌的基因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粘膜和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β1整合素的表达。结果β1整合素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1.67%)较正常粘膜(90.00%)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浸润至全层组β1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率(20.83%)显著低于浸润至肌层组(50.00%)(P<0.05);在淋巴结移组其阳性表达率(43.48%)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2.97%)(P<0.05)。结论β1整合素的低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