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ROC曲线分析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决策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地应用于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研究[1]。Lusted首次提出了ROC曲线分析可用于医学决策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瘤的CT特征,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8例胸膜结核瘤的CT资料.结果 8例均有或曾有过胸膜炎病史,单发胸膜结核瘤4例,多发4例,共16枚病灶,多数(10/16)位于右下胸腔;CT表现为自胸膜凸向肺野的“D”字形、椭圆形、乳头状、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与胸膜多呈宽基底相交,边缘光滑,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多数(10/16)呈环形强化,部分(3/16)呈脏层胸膜缘弧线状强化,少数(2/16)均匀强化,病灶基底部胸膜移行性增厚强化,形成“胸膜尾征”;6例伴有肺内结核,3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伴有胸膜钙化.结论 胸膜结核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18F—FDGPET/CT全身显像,并在15日内接受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肺部病变患者的资料,探讨肺部病变的PET/CT图像特点,并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活检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T/CT示22例病灶代谢均匀,16例不均匀。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4.74%(36/38),真阳性35例,真阴性1例,假阴性2例,无假阳性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4.74%(36/38)、敏感度为94.59%(35/37)、特异度为100%(1/1)、假阴性率为5.41%(2/37)。穿刺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气胸3例,咯少量鲜血1例,针道出血4例,胸部疼痛4例。结论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术能降低假阴性率,相对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正>鼻前庭囊肿是发生在鼻前庭底外侧份、鼻翼脚根部软组织内和上颌骨骨质表面的囊肿,使鼻翼脚、鼻前庭底及相应的口前庭唇龈反折处软组织呈局限性球形隆起,临床较为少见。现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1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鼻前庭囊肿的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采用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LCS)/胆固醇包载盐酸利多卡因制备纳米高分子脂质体(LID-PLs),并研究其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 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LID-PLs 和盐酸利多卡因传统脂质体 (LID-CLs),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仪测试其粒径;建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浓度的HPLC法;使用离体小鼠皮和Franz 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评价不同时间点LID-PLs、LID-CLs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LID-IJ)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结果 LID-PLs组粒径小于LID-CLs组[(61.2±8.14)nm vs(219±7.51)nm]。所建立的HPLC法专一性好,盐酸利多卡因的保留时间为3.899 min,空白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空白透皮接收液对盐酸利多卡因的测定均无影响,其标准曲线方程为=0.051X-2.701(r = 0.999 9)。LID-PLs组在5 min、10 min、30 min、2 h、4 h、6 h、8 h、12 h及24 h的平均累积透过量均明显高于LID-CLs组和LID-IJ组(P < 0.05或P < 0.01)。LID-CLs组在10 min、30 min、1.5 h、2 h、4 h、6 h、8 h、 12 h、24 h的平均累积透过量均明显高于LID-IJ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LID-PLs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透皮释放行为,所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131I标记的、共载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与Torin2两种分子靶向性药物的新型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mSiO2)纳米载体,测定其表征,了解其释药动力学,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细胞对其摄取的情况。方法采用传统的模板法制作mSiO2,按照浓度比为1:1的比例装载两种靶向药物17-AAG与Torin2,并在其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连接胎牛血清白蛋白(BSA),测定其基本表征、药物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载体所载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采用氯胺T法对纳米载体进行131I标记,测定其标记率及放化纯度。通过核素胞内摄取定量实验了解该纳米载体被ATC细胞的摄取及滞留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制备mSiO2并完成装载(17-AAG+Torin2)@mSiO2-BSA-131I纳米载体,经测定得到两者的有效直径分别约为170~250 nm和200~300 nm,并证实所得纳米载体的分散性好且具有理想的球形形态。131I标记率为66.31%~78.25%,放化纯度为98.80%~99.42%,mSiO2对17-AAG及Torin2的载药量分别为(7.31±0.22)%和(6.04±0.79)%,包封率分别为(86.21±1.32)%和(85.17±2.05)%。证实所得纳米载体对17-AAG与Torin2均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ATC细胞内核素摄取定量实验结果显示(17-AAG+Torin2)@mSiO2-BSA-131I可被细胞快速摄取且于3 h时达摄取高峰,其细胞摄碘量明显高于Na131I溶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109.31,均P < 0.01)。结论mSiO2纳米载体可以实现两种靶向药物的共载及131I的标记,且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作用,ATC细胞能够明显、快速地摄取(17-AAG+Torin2)@mSiO2-BSA-131I。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科研攻关项目招标中,我院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针灸经络研究所的“计算机舌象识别系统研究”和“十四经循行感传循行路线检测及经络机理实质研究”两个课题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影像学表现,探讨CT征象对侵袭危险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的GISTs 58例.X线检查11例,CT检查52例,其中5例同时行X线和CT检查.影像征象由2名高级职称医师阅片确认,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58例病理上良性18例,恶性40例.良恶性间质瘤在病灶大小、边缘轮廓、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5 cm)、边缘分叶、混合型或腔外型生长、强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恶性间质瘤诊断的敏感度分别 为82.5%、69.4%、94.4%、83.3%、86.8%、36.1%、25.0%,特异度分别为72.2%、93.8%、43.8%、68.8%、78.6%、100%、100%,准 确度分别为79.3%、76.9%、78.8%、78.8%、78.8%、55.8%、48.1%.结论 GISTs有较明显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CT征象对其良恶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疑似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C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影像显示,周围型肺癌肿瘤的增强密度不均匀,多数呈不规则形,少数呈准圆形;周围的肺纹理增加和扭曲,尤其是肺门侧;直接征象为肺周围组织中的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肿块,间接征象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凹陷、少量钙化和空洞。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98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确诊97例,诊断准确率为98.98%。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肿瘤类型、肿瘤直径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5.00%,准确率为97.46%,Kappa=0.9113,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诊断周围型肺癌。  相似文献   
20.
王汉杰 《中外医疗》2016,(10):116-117
目的 探讨思力华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医院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9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49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观察组给予思力华,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上升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