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86篇
  6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慢性子宫内膜炎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年轻化趋势,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现总结了我院近几年来治疗12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最大的缺点是在骨折愈合后需再改手术取出,若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因应力遮挡作用和腐蚀,可在骨折治愈过程中造成骨质疏松,还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这无论在经济上、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负担。新的可吸收内固定物由于避免病人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1984年,Rokkanen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仅限于松质骨骨折的固定,我们自1996年2月起,应用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选择性用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疗效满意;同时.通过实验动物骨折模型,观察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族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用PCR与电泳技术分析1121名健康人群(男442名,女679名;其中哈萨克族654名、维吾尔族412名和塔吉克族55名)中GSTM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状况。结果GSTM1基因在维吾尔、塔吉克和哈萨克族中的缺失率分别为62.6%、50.9%和47.4%,其中,维吾尔族中GSTM1基因缺失型(GSTM1 null)明显高于哈萨克族(OR:1.859,CI为1.445—2.391,X^2=23.71,P=0.000),而维吾尔族与塔吉克族之间、哈萨克族与塔吉克族之间GSTM1 null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TM1 null基因型在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中分布频率明显不同,提示GSTM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中医“肾生髓”的本质,为“肾生髓”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月龄SD雄性大鼠,以单纯随机方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去势组和虚劳组。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氨基酸类和单胺类中枢递质含量为指标,观察虚劳肾虚和去势肾虚模型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状况。结果 肾虚模型大鼠睾酮(T)水平下降时,虚劳组[(271&;#177;20)mg]胸腺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65&;#177;81)mg](P&;lt;O.01)。与对照组比较,肾虚模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表现为造模后ABR峰潜伏期延长(F=6.713,P&;lt;O.001),阅值提高(F=9.555,P&;lt;O.001);SEP的峰潜伏期延长(F=4.161,P=O.0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枢递质含量下降。结论 肾虚时血T水平低下影响CNS的兴奋性,这一作用可能是“肾”(性腺激素)通过调制某些中枢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而产生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葛广成  李中兴  冯瑞  沈斌  吴丹  王星 《山东医药》2010,50(46):48-49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和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疗效,探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方式对3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A组)和电切术(B组)治疗,各16例,比较两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比为81.3%、93.8%,B组分别为25.0%、37.5%(P〈0.01);B组术中3例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闭孔神经放射等并发症,A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囊肿宜选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从新疆株细粒棘球蚴中克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ERK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表达及功能初步鉴定.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新疆株细粒棘球蚴中提取总RNA,RT-PCR法扩增EgERK1基因,构建pET28a-EgERK1原核表达质粒,测序确定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正确的pET28a-EgERK1原核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EgERK1重组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RT-PCR扩增出的条带经测序,结果显示其长度为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34,BLAST比对结果提示为一薪基因,命名为EgERK1(EU701008).同源性比较表明,EgERK1与多房棘球绦虫ERK基因(EmMPK1)同源性为95.45%,与线虫、酵母、果蝇和人类等ERK基因的同源性为43.04%~61.88%.进化树分析发现EgERK1和EmMPK1相聚集.功能分析预测EgERK1具有ERK类激酶T-X-Y结构保守区和酶激活功能域.Western印迹显示,原核诱导表达的EgERK1重组蛋白能与抗人ERK1/2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 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EgERK1新基因,发现EgERK1重组蛋白具有与ERK1/2抗体结合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显示,脂多糖刺激使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增加(P<0.05).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脂多糖刺激组,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较单用脂多糖刺激组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提示HDL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分泌.  相似文献   
78.
苏长海  王星 《中国药师》2011,14(3):422-424
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与其他原因的发热比较,药物热的主要特征是,一旦给药停止药物热将消失。本文就药物热诊断、作用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一阐述,以帮助医师和药师更好的理解药物热。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以消肿汤为基础方,按照辨证分型加减内服,再配合外敷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46例(82.1%),好转7例(12.5%),无效3例(5.4%),总有效率94.6%。有效患者随访3~6月,未见复发。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中山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体检中常见眼表疾病的流行病学发布及其影响因素情况。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山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在我医院体检中常见眼表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2692例。结果本次发现翼状胬肉54例(占2.01%),细菌性角膜炎29例(占1.08%),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占1.00%),干眼症143例(占5.31%),沙眼22例(占,0.82%),中山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体检中翼状胬肉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眼表疾病的影响因素是:看书距离,看电视距离,每天室外活动,每日看书时间,营养状况,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每日睡眠时间。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今后地域性不同职业的眼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标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