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25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599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24篇
  6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 (LipoPGE1)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 :将5 4例UP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2 6例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醇治疗 ,治疗组 2 8例加用LipoPGE1,进行临床和血液流变学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率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停药 2wk后 ,心绞痛的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液流变学综合指标改善 ,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LipoPGE1制剂治疗UPA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32.
8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资料来源于2002年3月-2003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各科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共88例,依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患者的过敏史、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及类型进行分析。1调查结果1.1一般情况88例不良反应报道中,男性20例,女性66例,不详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2岁。以40~60岁患者居多,占57%。1.2过敏史有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9例(11%),家族过敏史2例(1.2%)。1.3药物分布在8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所涉及的药物有39种,其中抗生素占首位(5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解热镇痛药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物。1.4临床表现1.…  相似文献   
933.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患者脾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2例成年因糖尿病性肾衰竭行SPK术后并发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出现血淀粉酶、D-二聚体增高,行床旁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示脾静脉血栓形成,于术后第2天行剖腹探查术,患者1术中移植胰腺表面及周围邻近组织器官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移植胰腺稍硬,移植胰腺尾部脾静脉内可见血栓形成。患者2术中见移植胰腺呈紫黑色,肿胀明显,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质硬。2例患者均为移植胰腺脾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决定摘除移植胰腺。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4、27天顺利出院。结论 血栓形成是SPK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术后应进行密切监测,床旁超声检查为术后血栓形成首选的影像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34.
目的比较两种单人徒手复位(外旋外展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旋外展法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操作时间、复位时疼痛程度、复位后肩关节功能、复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复位操作时间和复位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位后肩关节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和复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腋神经损伤、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手牵足蹬法,外旋外展法复位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操作时间更短,复位时疼痛程度更低,但复位成功率和复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是否更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35.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因护理安全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安全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现将某医院近10年来发生的285起护理差错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6.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25、50、100、200、400 nmol/L的TSA作用于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 TSA作用后对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发现有典型的凋亡小体生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随TS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TSA可抑制SW57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37.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4月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8岁。按AO分型:C1型12例,C2型6例,C3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骨折端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根据X线片测量,掌倾角5°~14°,平均7.9°;尺偏角15~°23°,平均18.3°。根据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6.4%,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可以有效预防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塌陷,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8.
高惠然主任把握正邪两端,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将其分为脾肾亏虚和肝肾亏虚两型.本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多以本虚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产生各种病理产物,以气滞、血瘀、湿浊、湿热为常见,其中血瘀和湿浊为影响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脾肾气虚为贯彻疾病始终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3~6岁儿童行为问题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 541名,3~6岁幼儿园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3~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3~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是3~6岁儿童较突出的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男童、3~<6岁、独生子女、近半年常与父母一方居住和睡眠不足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半年主要代养人为父母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安徽省3~6岁儿童行为问题较为多见。行为问题干预应从儿童早期进行,应重点关注男童、独生子女、隔代教养和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体外培养LoVo细胞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黄酚10,20,40mg/L不同浓度组.间接免疫荧光定性LoVo细胞AQP2表达,WesternBlot、半定量RT-PCR检测药物处理24h后AQP2蛋白及mRNA表达.体外培养LoVo细胞后,随机又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酚40mg/L组,PKA激动剂8-Bromo-cAMP10mg/L组,大黄酚40mg/L+PKA激动剂8-Bro-mo-cAMP10mg/L组.非放射性法检测药物处理24h后LoVo细胞PKA的活性水平.结果:AQP2表达于LoVo细胞膜,药物处理24h后,大黄酚20,40mg/L组AQP2蛋白分别为(0.64±0.08),(0.46±0.09)显著低于对照组(0.83±0.05),(P〈0.01);AQP2mRNA分别为(0.50±0.12),(0.39±0.09),显著低于对照组(0.73±0.08),(P〈0.01).40mg/L大黄酚组PKA活性(0.54±0.08)显著低于对照组(0.78±0.10),(P〈0.05).结论:大黄酚可抑制LoVo细胞AQP2基因转录与翻译.大黄酚对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可能与大黄泻下作用有关,其可能是通过PKA信号通路调节AQ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