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600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24篇
  6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目的:观察丁苯酞(恩必普)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用光化学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94只MCAO大鼠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生理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各47只,另取3只RHRSP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于MCA闭塞d1起po丁苯酞150 mg·kg-1,bid,给药10 d.每日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d10处死大鼠取脑进行TTC染色及常规病理检查,观察局部血栓梗死灶微血管等的变化.结果:丁苯酞治疗1~6d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增加(如d4治疗组(17.14±0.38)分, NS组(15.29±1.11)分,P<0.05);治疗组梗死面积为(6.94±2.11)mm2,梗死灶占前脑面积百分比在治疗组为(1.82±0.50)%,均显著低于NS组[(8.90±1.96)mm2和 (2.40±0.65)%,均为P<0.05];治疗组局部血栓变小、梗死灶及周围微血管增生也显著多于NS组(79% vs 62%,P<0.05),灶内出血发生率减少.结论:丁苯酞可改善病灶局部循环,减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2.
中药治疗闭经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58-659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归肾丸加味治疗闭经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基质金属蛋白酶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2,MMP-1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COPD者(A组)30例,COPD患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MMP-1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组肺组织中NE、MMP-12的蛋白量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B组NE的蛋白表达量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4、-0.364,均P<0.05),B组MMP-12的蛋白表达量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9、-0.791,均P<0.05)。结论:NE、MMP-12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MMP-12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也是引起气流阻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联合多维度临床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234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6例,女108例;年龄>60岁135例,年龄≤60岁99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5例与预后不良组79例。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研究对象分为试验队列与验证队列,将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获益率。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治疗前K-L分级Ⅲ-Ⅳ级、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3,MMP-3)水平高是KO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试验队列与验证队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95...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剖宫产大出血产妇中临床应用。方法 76例剖宫产大出血产妇,分别采用传统体表定位动脉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A组,22例)、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行颈内静脉穿刺(B组,26例)、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C组,28例),比较3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出血量、静脉通畅及并发症。结果 A、C组穿刺时间短于B组(P<0.01),出血量少于B组(P<0.01);B、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1);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是剖宫产大出血产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坐骨神经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所引起,临床以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因其感邪不同,临床症状各异,然而临床所见往往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不是单纯感受某一种外邪而发病,但不论感受何邪,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7.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成份,在不同趋化因子的作用下极化为具有不同表面标志及功能的巨噬细胞。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为M2型,其能够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M2型巨噬细胞在适当的诱导下可以转换为M1型。本文将近年来从HIV-1 Nef蛋白、CD40L、双磷酸盐及CpG-DNA联合IL-10R抗体等方面对巨噬细胞表型逆转的研究做一综述。巨噬细胞的表型逆转将可能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头孢曲松钠的XRD和1 H-NMR鉴定方法。方法将头孢曲松钠样品分别用X多晶粉末衍射仪和500MHz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应谱图,然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结果 XRD谱图以晶面间距 d(7.96,7.06,5.74,4.82,4.70,4.44,4.19,3.91,3.73,3.16,2.64)为标准对照;1H-NMR谱图以分别位于δ3.5ppm,3.8ppm,6.7ppm和7.1ppm的四个特征单峰:A,B,C和 D,且峰积分面积比 A∶B∶C∶D=3∶3∶1∶2为标准对照。结论上述方法简便易行,无需对谱图中所有的峰进行归属和解析。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基于马来酰亚胺与肠道黏蛋白共价结合的肠道黏附纳米粒对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构建新型纳米载体用于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方法 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荧光剂香豆素6的马来酰亚胺肠道黏附纳米粒,对制备的黏附纳米粒与非黏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方法 回顾性观察1997年11月~2002年11月施行视网膜巩膜垫压术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48例49眼。从视网膜脱离手术到超声乳化手术之间的时间为6月~43年,平均13.5年;超声乳化手术平均随访24.6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43眼(87.76%),≥1.0者25眼(51.02%)。6眼矫正视力低于0.1的患者中,5眼黄斑区有增殖条索改变,1眼存在视网膜前膜。3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随访期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者。结论 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的视功能,手术并发症少,无视网膜脱离再复发,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