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背景:自体组织、异体组织、动物来源的硬脊膜替代材料都难达到降低脊髓损伤后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修复结果.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修复大白兔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70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 组:假手术组(n=10):单纯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后未进行修复;壳聚糖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壳聚糖人工硬脊膜;复合膜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复合膜.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24 h 后,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壳聚糖组(P<0.05).脊髓损伤之后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在6 h 各组潜伏期有明显增加,在24 h 左右到达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脊髓损伤2 d 后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后6,24 h 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提示在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中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有利于脊髓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行肝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且行肝切除术的68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生存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再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例患者死亡,围手术期病死率为4. 41%。余65例患者中,14例(21. 5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 85%。中位总生存期为14. 0个月,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2. 5%、28. 6%、11. 8%;中位无瘤生存期11. 9个月,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 5%、21. 2%、10. 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总生存期与Child-Pugh分级、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脉管侵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有关(χ2值分别为4. 201、5. 291、5. 926、6. 327、5. 062、5. 028,P值均0. 05);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0 cm[相对危险度(RR)=3. 688,95%可信区间(95%CI):1. 211~11. 227,P=0. 034]、多发肿瘤(RR=4. 158,95%CI:1. 092~15. 827,P=0. 027)、脉管侵犯(RR=0. 206,95%CI:0. 078~0. 540,P=0. 034)和术后严重并发症(RR=0. 283,95%CI:0. 086~0. 929,P=0. 025)是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总体生存情况较差。其中,肿瘤直径较大、多发肿瘤、合并脉管侵犯及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期更短。  相似文献   
63.
1993年11月~1998年11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14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8例,女6例;年龄7~68岁,平均34.3岁。腹部撞击伤86例,高空坠落伤23例,锐器伤17例,挤压伤11例,爆震伤5例,枪弹伤2例。属开放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117例。临床表现腹痛142例,恶心呕吐32例,休克48例,腹部压痛肌紧张87例,反跳痛51例。体温升高19例,白细胞升高124例,X线透视或立位平片示有气腹征43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或混浊肠液、镜检有脓细胞者141例。术后证实十二指肠破裂8例,空肠破裂35例,回肠破裂92例,结肠破裂9例(其中1处破裂93例,2处破裂26例,多处破裂…  相似文献   
64.
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禁食时间较长,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可使其尽快达到正氮平衡,减少体重丢失并促进创口愈合。但TPN易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紊乱及肠粘膜萎缩,并易造成细菌移位,且治疗费用昂贵。1998年1月以来,我院成立了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研究小组,将EN用于37例食管癌切除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颈椎减压术后的MRI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颈前路减压患者的术后MRI检查资料,其中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者12例,未行切除者10例。观察脊髓形态,测量脊髓矢状径,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6个月,MRI显示后纵韧带切除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于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组(P<0.01)。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参苓保肾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肾切除大鼠配合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保肾汤组和开同组。用药4周后观察摄食量及体重变化,检测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前蛋白及血浆、下丘脑LePtin含量。结果:CRF大鼠在术后8周出现营养不良,与模型组比较,参苓保肾汤组大鼠摄食量、体重显著增高,肾功能明显改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参苓保肾汤可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结论:参苓保肾汤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从而促进CRF营养不良大鼠摄食,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67.
我院自1998年起在全院开展整体护理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开展整体护理的意义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几十年来执行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开展整体护理是深化改革,使我国卫生事业与国际上先进的护理学科接轨的必由之路,实施整体护理是对传统护理模式提出的挑战,更是护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示:3例为等或稍强回声,2例回声混杂;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CT示:4例等或稍高密度,1例高低混杂密度;平扫CT值29~68 HU,增强2例强化明显,2例轻度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MRI示:4例患者病灶信号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1例信号较混杂,2例病灶内出现短T1、短T2出血信号,3例DWI弥散受限,增强与CT强化特点一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2例出现骨转移。行18F-FDG PET/CT检查,放射性摄取较高共3例,放射性摄取较低2例,其中SUVmax为2.5~12.7,平均4.3。大体:4例呈实性,1例呈囊实性;切面4例灰白,1例杂色,5例切面伴囊性变,3例可见出血。镜下: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巢状及腺泡状结...  相似文献   
69.
背景胸腰椎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重建方法有多种,但不同内植物的破坏载荷评价并未受到广泛重视.目的测试牛胸腰椎椎体切除后不同内植物重建的破坏载荷.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上海大学完成,21具小于6周的小牛胸腰椎标本,由上海光明牛奶厂提供.干预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髂骨植骨组、人工椎体替代组、髂骨植骨+前路钢板组、人工椎体+前路钢板组、髂骨植骨+椎弓根钉组及人工椎体+椎弓根钉等7组.以50 N开始加载,直至标本破坏.主要观察指标测量各标本在屈曲压缩状态下的最大破坏载荷.结果正常小牛胸腰椎标本的极限载荷最高,平均为1 050 N,髂骨植骨组的最小,为80 N,仅有原始标本的45%,单纯钛合金人工椎体组平均破坏载荷比髂骨植骨组高16%,附加前路钢板及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破坏载荷均高于单纯植入者.结论不管是人工椎体还是髂骨替代其破坏载荷均小于原始标本,椎体重建的远期目标是融合而不是支撑.  相似文献   
70.
犬腰椎椎体解剖学测量及犬椎体模型在前路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灵长类动物无疑是脊柱内置入物研究的最佳模型.然而,伦理和经济上的问题却限制了该类模型的广泛应用.杂种犬腰椎与人类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来源容易,费用低廉,可以作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有益补充.目的:测量犬腰椎相关解剖数据,探讨其作为腰椎前路内固定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健康实验犬9只,分别测量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的横径、矢状径和高度,并行犬用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观察置换后犬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犬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矢径、横径、高度自L_(1)至L_(7)逐渐递增,椎体高度远大于其矢状径.人工椎体置换后所有动物均成活,除1例因手术操作造成术后双下肢不全截瘫外,其余实验犬均在术后12-72 h内逐渐站立活动.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均证实术后实验犬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提示犬椎体模型设计合理、操作容易,费用低廉,可以就融合术后骨组织与内置入物的相容性及钛一骨界面上骨组织长入情况进行观察,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研究腰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