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取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优良率。结果 A组优良率为75%;B组优良率为9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5.3±8.2)min、(312.6±75.3)m L、(18.1±3.5)d;B组分别为(96.7±11.7)min、(587.5±101.6)m L、(17.9±3.1)d;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均有良好效果,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更高,而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少,根据患者适应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2.
颈椎Modic改变与轴性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果:136例颈椎病患者中有23例存在Modic改变.发生率为16.9%;男性患者中发生率为17.7%,女性为15%;最常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C56;Modic Ⅰ型、Ⅱ型和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4.4%、7.4%、5.1%.存在Modic改变的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6.5%.术后缓解率为76.9%;无Modic改变者轴性疼痛的发生率为20.4%,术后缓解率为73.9%,两者轴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O.05).Modic改变Ⅰ、Ⅱ、Ⅲ型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3.3%、60%和28.6%,术后缓解率分别为100%、66.7%和50%;Modic改变I型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和术后缓解率均较其他两型为高(P相似文献   
23.
将目前流行的各类教学模式应用于脊柱外科研究生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价其优缺点,得出多种教学模式灵活应用、重视论文的读写、结合医疗改革安排教学内容等综合优化,有利于培养脊柱外科研究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训练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技能,帮助其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从初级住院医师到高级住院医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4.
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其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空间级联反应,可启动疚病诸多环节。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25.
背景:自体组织、异体组织、动物来源的硬脊膜替代材料都难达到降低脊髓损伤后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修复结果。 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修复大白兔脊髓损伤的疗效。 方法:70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0):单纯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后未进行修复;壳聚糖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壳聚糖人工硬脊膜;复合膜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复合膜。 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24 h后,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 0.01),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壳聚糖组(P < 0.05)。脊髓损伤之后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在6 h各组潜伏期有明显增加,在24 h左右到达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脊髓损伤2 d后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假手术组(P < 0.05),损伤后6,24 h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结果提示在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中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有利于脊髓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26.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全面、深入。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硬脊膜完整性对脑脊液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钳夹压迫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30 min、1 h、3 h、6 h、12 h、3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和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6 h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硬脊膜缺损组(P < 0.05)。其余时间点4组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维护脊髓损伤模型中硬脊膜的完整性可影响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7.
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和诊治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为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1]。据资料统计,约有80种疾病可以产生眩晕,其中与颈椎疾患密切相关的颈性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复杂、不典型,常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的相关疾患的临床表现混淆,加之目前  相似文献   
28.
颈前路多节段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采用传统钢板+cage和“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前路钢板+cage植入的11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为钢板cage组,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的108例患者为Zero-p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摄颈椎X片评价植骨融合程度、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及改良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2.4年(1.0~3.5年).术后第2天钢板cage组发生吞咽困难49例(41.53%)明显高于Zero-p组(36例,33.33%);钢板cage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明显大于Zero-p组.术后第2天Zero-p组中手术范围为C3~C6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43.1%)明显高于手术范围为C4~C7的患者(22%).结论 颈前路多节段融合术后吞咽困难不可避免,内固定的选择和手术范围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颈椎“零切迹”植入物可以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手术节段越高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路单开门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40例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伴颈椎椎管狭窄症1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2例;均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采取传统门轴侧肌肉椎板剥离入路方式,B组采取改良的门轴侧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椎管矢状径以及术后门轴侧组织液渗出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等情况发生,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JOA评分、术后椎管矢状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术后NDI、门轴侧渗出液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伴椎管狭窄及多节段颈椎OPLL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传统肌肉骨膜下剥离入路相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NDI改善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正手术并发症与外科技术发展如影相随,近10年间关于颈椎外科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有13000篇,较之前10年增加6000篇,而相关手术并发症的文献1100篇,较前并未明显减少。最新文献报道统计[1],颈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在11%~38%左右。而且,随着颈椎外科技术的更新,颈椎手术并发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动向。1颈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在我国,20年前颈椎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62%[2],而近20年的国内外文献[1]报道颈椎手术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