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皮肤瘙痒症状病因复杂,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理论依据确凿,疗效可靠,是治疗皮肤瘙痒安全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升高,人们盼望能有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不同指征介入性(羊膜腔穿刺术)获得胎儿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其检出率,预防缺陷患儿的出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4905例孕妇的介入性手术指征、不同指征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及发生率。结果:4905例介入性产前诊断中,手术指征分别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高龄(年龄≧35岁)、超声胎儿结构异常、不良妊娠史和夫妇一方染色体结构异常携带者。共检出异常核型252例,检出率为5.14%。异常核型有:三体型87例;特纳氏14例;部分单体或三体6例;三倍体4例;平衡易位28例;环状染色体1例;倒位和染色体多态性分别有69例和36例;其它嵌合型7例。结论:不同指征高危孕妇应采用介入性细胞遗传学诊断胎儿染色体,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3.
ν刀和X刀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两者的治疗精度相同,剂量分布的适形性一致、均匀性X刀优于Y刀,对于复杂靶区X刀治疗效率更高。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技术在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垂体腺瘤和三叉神经痛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表明两种技术在病变控制率、正常组织损伤率等方面无差别;ν刀治疗的临床应用经验更丰富,X刀的治疗方式则更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84.
文章详细分析了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方式,着重研究了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并抽取淮安市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各一所,深入研究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购买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控费现状?  相似文献   
8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是指将高能的放射线汇聚于某一局限性靶点组织,从而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毁损的效果。它既不同于常规的外科手术,也不同于常规的放疗与间质放疗。因为SRS对神经外科疾病毋需开颅手术,创伤小,无出血,所引起的放射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简化乳腺门诊手术,避免术后血肿、皮下瘀血的发生,减少皮下结扎线、缝线异物反应。方法265例乳腺门诊手术全部采用局麻药中加用1:20万肾上腺素,术中出血点不结扎,靠敷料压迫,切口单层缝合,未放引流,术后胸带加压包扎。结果265例全部一期愈合,未发生血肿、瘀血及感染。结论乳腺门诊手术术后胸带加压包扎,可简化术中切口内的结扎、缝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血肿、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斜坡内巨大垂体腺瘤一例王振宇,张隆,何招首,栾晓东患者女性,44岁。15年前闭经、泌乳。近3个月出现头痛、鼻塞,偶有脓涕,间断性感觉鼻根部不适、心慌、胸闷。查体见皮肤苍白细腻。X线检查疑为蝶窦内囊肿,于1995年3月10日在耳鼻喉科行左侧蝶窦开放术,...  相似文献   
88.
将14-15天的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到成年Wistar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腔,术后1-6个月,通过爬坡,网格板走步,Tarlov运动分级和电生理的检查,评价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程度,在移植组动物,术后可见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6个月时,恢复的程度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运动功能检查未见明显的改善,结果提示,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9.
复发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复发性颅咽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0~56岁.手术采用原切口入路13例(翼点入路10例,额下入路3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例,联合入路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垂体柄保留6例,断离4例,未见垂体柄5例;术后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单眼失明1例;尿崩12例,电解质紊乱7例;垂体功能低下6例;癫痫3例;无死亡.结论 复发性颅咽管瘤与其周围结构关系紊乱、粘连重或钙化,但手术切除仍然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黑色素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甚为罕见,目前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院遇到二例原发性脑与脊髓的黑色素瘤报道如下: 例1,男性,32岁,因腰痛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运动障碍4个月,于1984年12月24日入院。体检:皮肤及巩膜未见黑色素痣,颅神经未发现异常,左下肢肌力Ⅳ~0,右下肢肌力Ⅱ~0,双下肢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左提睾反射减弱,右侧消失。L_1平面以下痛觉消失,深感觉存在。血常规检查正常,椎管碘油造影提示脊髓圆锥受压,脑脊液蛋白292mg%。临床诊断为脊髓压迫症。于1985年1月10日在局麻下以T_(12)—L_1为中心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T_(10)—L_1硬脊膜外脂肪消失,脊髓无波动,脊髓表面被一层黑褐色的组织包裹,将其剥离后,可见脊髓背侧有大量过曲的畸形血管。术后病理诊断:脊髓恶性黑色素瘤。例2,男性,16岁,因间断性全身抽搐3个月,头痛伴呕吐1个月。于1987年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