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9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笔者运用多期相静脉法增强CT对123例颅脑病变扫描。明显改善血管结构显示;将病变强化分为五型,有利于肿瘤定性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对大病灶范围能整体观察,提高多发及小病灶检出率;且使用相对少量造影剂。  相似文献   
93.
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及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用敞箱试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动物行为。结果大鼠抑郁模型在第28天建立成功。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摄食量、敞箱试验得分、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抑郁模型。  相似文献   
94.
手术所见 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肝脏黄染、质稍硬。肝脏脏面近胆囊窝处见4cm×5cm质软组织,肝胆管扩张,内径约1.5cm。胆总管下段近胰头部可触及3cm×3cm大小的结石,与周围组织粘连成一团不易取出。胃、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行肝胆管切开探查术及RouenY空肠袢胆管吻合术。病理检查 肝左内叶边缘取1cm×2cm肝组织及胆道周围淋巴结病检,病理诊断为肝结节病、淋巴结结节病。讨论 结节病[1]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多发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常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多见于肺、淋巴结,皮肤、…  相似文献   
95.
美欧影像学期刊因为拥有高影响因子,是影像学领域的权威期刊.撰写论文发表在美欧影像学期刊是一件具有挑战性和高回报的经历.作者根据撰写并发表在13种美欧影像学期刊的有关前列腺癌、肝癌、肾癌、肺癌、食道癌、淋巴瘤、脑瘤论文的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的技巧.  相似文献   
96.
DWI及动态增强MRI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硼以及动态增强MPI(DCE-Mm)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分析46例病例中淋巴结的D研与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并行动态增强MRI和常规MRI增强检查,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的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在DⅥ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E值为(0.834±0.192)x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687±0.252)×100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淋巴结病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表现为I型,而恶性淋巴结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D册可作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鏊别诊断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能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97.
脊椎骨巨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脊椎骨巨细胞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1例脊椎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结果11例中肿瘤位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4例,骶椎1例。CT表现为椎体和/或附件溶骨性破坏区;内见不规则骨嵴分隔;椎旁软组织肿块内部或周边见线样高密度钙化影。MRI信号表现具有多样性,T1WI呈等/低信号;T2WI和STIR上肿瘤实性部分呈中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和出血区呈高信号;1例可见液-液平面。结论脊椎骨巨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表现特征,对术前正确诊断、临床分期、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处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联合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the 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contrast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th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两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比研究儿童与成人额顶叶工作记忆功能激活皮层部位及强度的差异,及其与额顶叶间白质纤维束成熟度的相关性.方法 儿童志愿者12名,男女各6名,平均11.4岁;成人志愿者12名,男女各6名,平均22.4岁.以步进式视觉累加实验(the paced visual serial addition test,PVSAT)作为刺激模式,对所有试验者进行BOLD-fMRI及DTI扫描.应用SPM2软件后处理获得平均激活图,并计算每个激活区解剖坐标及激活像素数量.将DTI数据重建得到各向异性分数(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将其与BOLD-fMRI激活图叠加.在叠加图上选取左额顶白质兴趣区(the region of interest,ROI),应用DTV-Ⅱ.R1软件测量每个ROI的FA值.比较儿童组与成人组额顶叶工作记忆功能激活皮层部位及强度的差异;比较两组白质ROI的FA值;并对左侧额顶叶不同部位FA值与左前额叶背侧区(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激活区像素数量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儿童组在顶叶,包括双侧BA40区及左侧BA7区,激活较成人组更为显著;而在双侧BA44区,左侧BA6、BA46及BA9区及右侧BA10区,成人组激活较儿童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左额顶间白质、左顶叶白质及左额叶白质的FA值在儿童组均低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儿童组左额顶间白质FA值与左侧DLPFC激活区像素数量存在相关性(r=0.822,P=0.001),而成人组两者较儿童组都有增高现象但未见相关性(r=0.186,P=0.563).结论 额顶叶在儿童和成人都是工作记忆功能的主要激活区,其激活强度与皮层下的白质纤维成熟度有关.联合应用fMRI和DTI技术有助于研究脑的正常发育中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成软骨细胞瘤的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12例中肿瘤位于胫骨近端4例,股骨头3例,股骨远端1例,肱骨头3例.胸椎(Th_3)附件1例。11例长骨病变者发生于骨骺和干骺端8例。骨端3例。主要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8例可见硬化边,3例可见病灶内有点状钙化。7例行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界锐利、硬化,病灶内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6例。4例行MRI扫描,病灶于T_1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_2WI均呈低信号,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STIR上呈均匀高信号;硬化边呈线样低信号,2例病灶周围骨质内有水肿.3例可见相邻关节囊积液。结论: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