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609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54篇
  6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建立浊度法测定阿奇霉素效价的方法。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加菌量1.5%~2.0%(V/V),培养温度35℃~37℃,培养时间4~6h测定。结果阿奇霉素线性浓度1.42u·mL-1~5.67u·mL-1,(R=0.99)。二剂量法的平均回收率103.4%(n=6),RSD为1.7%。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可作为测定阿奇霉素效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损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全身性反应,某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即远隔器官的次级损伤。研究表明,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仅导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心、肺、肾等脏器的损伤,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阶段。脑组织是最易受影响的器官之一,肝I/R可引起脑组织损伤。本实验旨在观察肝I/R损伤时c-fos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脑组织中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并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ATP)酶、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肝I/R损伤时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 ,44岁。临床诊断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 2 0 0 0年 5月 19日入院。查体 :T 3 6 5℃ ,脉搏 78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BP 173 110mmHg。尿检及血生化均符合肾衰诊断。既往无冠心病 (CAD)、心绞痛病史。心电图 (ECG)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于入院后第 10d突感胸闷 ,查ECG(图 1) :V1 的QRS呈rS型 ,V2 呈QS型 ,V3呈qrS型。初步诊断 :不典型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 5h后复查ECG ,示胸导r波振幅减低 ,V1 ~V3的ST段抬高 0 5~ 1 5mV ,V3~V6 的T波高尖 ,可能与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2基因(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2,RGS2)1891-1892del TC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444例)-对照(489例)方法 进行关联分析,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1891-1892del TC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1891-1892del TC在该人群男性中(OR=1.698,P=0.03)以及总体人群中(OR=1.32,P=0.044)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ID+DD基因型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Ⅱ基因型组(P=0.04);DD和ID基因型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Ⅱ基因型组(P<0.01).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RGS2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同时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构建小鼠BTL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 以pET-28a-mBTL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构建pMD18-T-mBTLA质粒,将小鼠BTLA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小鼠BTLA慢病毒颗粒.PCR技术和基因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BTLA在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中的表达.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o法)检测重组慢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的pMD18-T-mBTLA质粒和pSL6-mBTLA质粒,经双酶切电泳后均出现大小约为1 kb的条带与mBTLA编码序列的大小相符.基因测序并比对分析进一步证实mBTLA编码序列成功整合到质粒载体.病毒上清PCR扩增和293T细胞形态学观察证实Lenti-mBTLA慢病毒包装成功.TCID50法测定Lenti-mBTLA慢病毒滴度为1.3×108 pfu/mL.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证实Lenti-mBTLA慢病毒能有效表达mBTLA mRNA和蛋白质.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小鼠BTLA的慢病毒.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2(MK2)基因是否与代谢综合征(MS)有关联,为探讨MS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334例维吾尔族自然人群(MS组808例,非MS组152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序筛查维吾尔族MS患者MK2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然后选择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结果 在MK2基因功能区共发现7个变异位点(4个已知变异位点,3个新发现的变异位点),选取3个代表性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TaqMan-PCR分型成功的2个变异位点(rs45514798、44890c/t)的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非MS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然而,rs45514798位点GG基因型的腰围(85.1+11.5)cm低于(AG+AA)基因型(87.1+21.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32).单体型关联分析发现H3 C-A在MS组的频率(12.9%)高于非MS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6,P=0.035);H3 C-A单体型在女性人群MS组的频率(13.9%)高于非MS组(10.8%),差异有临界统计学意义(x2=3.79,P=O.050).结论 MK2基因rs45514798、44890c/t位点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人MS无关联;而rs45514798位点与腰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7.
HLA-B2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elylitis,AS),Reiter病,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疾病相关[1],对于临床上怀疑为AS的患者,检查HLA-B27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进一步了解HLA-B27与AS的关系, 笔者对被检标本同时采用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两种方法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对照组:正常健康献血者22例;实验组: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28例为AS组,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未能进行确诊的患者34例定为可疑组. 1.2 检测方法 1.2.1 血清学方法取静脉血用肝素抗凝,采用国际标准微量淋巴毒试验技术,HLA-B27分型血清含阴/阳性对照及两种不同批号的抗血清,其相关系数(r)为0.95,强度指数(SI)为85%.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诱导幼鼠痫样发作的特征,并评价它与人类婴儿痉挛症的异同。方法实验一:24只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注射不同剂量NMDA,观察行为变化及最佳NMDA剂量。实验二:30只18天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不同时间点注射NMDA(45mg/kg),观察发作高峰期并记录头皮脑电图。实验三:6只乳鼠分别于生后18~30天腹腔注射NMDA(45mg/kg),观察慢性点燃模型建立情况。实验四:4只成鼠及4只乳鼠分别腹腔注射NMDA,观察NMDA引起的癫痫发作是否具有年龄依赖性。结果不同剂量的NMDA均可诱导乳鼠出现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发作期脑电图出现节律紊乱,表现为高幅慢波,夹有棘波。18天的幼鼠需要的最佳NMDA剂量为45mg/kg,该量处理后20~40分钟为发作高峰。乳鼠连续腹腔注射NMDA至生后27天开始无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成鼠腹腔注射NMDA后不出现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结论Wistar乳鼠经腹腔注射NMDA,其行为学表现与人类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发作极为相似,提示可以作为一种建立婴儿痉挛症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63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观察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4—08/2005—12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接受动脉内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63例113髋。年龄12-54岁(平均33岁),曾经应用皮质激素史29例,外伤史17例,大量饮酒史11例,原因不明6例。63例患者均行髋关节X射线摄片检查确诊,15例同时行髋关节MRI检查,38例行髋关节CT检查。根据Fieat分期法Ⅱ期52髋(46.0%),Ⅲ期58髋(51.3%),Ⅵ期3髋(2,7%)。①采集自体骨髓200-40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1~4)&;#215;10^11L^-1,CD34^+细胞1.4%~3.5%(2.4%),CD133^+细胞1.13%~3.25%(1.88%),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10-20mL。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插入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将细胞悬液缓慢灌注入动脉内。⑧干细胞移植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疼痛时间变化、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6个月后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充盈情况;观察干细胞移植后不良反应。12个月后行髋关节X射线摄片、CT,MRI扫描观察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63例患者关节疼痛、行走距离及关节功能平均随访3.2个月,其中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15例行X射线检查(2例同时做CT检查)。①随访时观察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54例(54/63,85.7%),关节功能改善19例(19/63,30.2%),行走间距延长34例(34/63,54%),生活质量提高。②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5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管径增粗,新生血管增多,血流速度增快,与移植前血管造影结果比较,股骨头区血液供应明显改善。③2例18个月X射线摄片、CT扫描股骨头坏死区缩小,可见新骨形成。④3例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经动脉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经介入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2004-07/2005-11在解放军四六三院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股骨头坏死确诊患者共54例91髋。纳入确诊股骨头坏死,有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性别、年龄不限;排除有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异常等不能耐受手术者。符合纳入标准54例,男45例,女9例,12~68岁。按ARCO分期Ⅱ期42髋,Ⅲ期47髋,Ⅳ期2髋。实验对象对治疗的相关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知情同意。干预措施:抽取患者髂后上嵴骨髓进行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在DSA监视下将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股动脉行Seldinger法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4F动脉鞘,经动脉鞘置入Cobra导管,将导管超选择至闭孔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平均注入单个核细胞悬液。术后定期随访症状变化情况,1年后复查X射线或CT,随访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实验评估:①疼痛指数:无疼痛症状为3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分级A级;时有隐痛2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B级;轻度疼痛为1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C级;中度疼痛为0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D级。②功能指数:髋关节屈、伸、展、收、旋转度评分达Harris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4~5分为3分;3~4分为2分;2~3分为1分;小于2分为0分。③X射线平片指数:股骨头形态无变化,应力骨小梁清晰,坏死区明显缩小为3分;坏死区略缩小为2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1分;坏死区扩大为0分。④血管指数:治疗后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增粗、增多,延长1cm以上者3分;1~0.5cm者2分;小于0.5cm者1分,无变化者0分。结果:54例患者均完成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影像学随访1年。①术后12个月复查疼痛消失9髋,缓解61髋,无缓解21髋,缓解率为76.9%。②关节功能缓解33髋,无缓解58髋,缓解率为36.3%。③1年后X射线平片或CT、MRI示股骨头区可见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区骨质密度改变,坏死区有吸收、缩小,股骨头形态变圆滑规整,改善28髋,无缓解或加重63髋,缓解率为30.1%。④12例24髋完成术后12个月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好转18髋,好转率为72.2%。结论:经介入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损伤小,可缓解临床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