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见直径约6.0 cm以前壁和大弯侧为主、浸润生长的、周边不规则的溃疡型隆起,中央污秽苔,并见紫蓝色血痂,诊断为胃体窦交界部溃疡型癌。后经我院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考虑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少见,易误诊为低分化癌,应加强对胃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影响治疗。方法:分析1例36岁女性肺转移性尤文肉瘤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结果:尤文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主要发现肺部占位,曾有过尤文肉瘤病史,临床需要在肺原发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与转移的尤文肉瘤进一步鉴定,最后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骨尤文肉瘤肺转移。结论:尤文肉瘤发生肺转移者较为少见,易误诊为小细胞肺癌,应加强对尤文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结合病史,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女性,48岁,因体检发现颈部肿物行双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冰冻检查结果示右叶甲状腺下极桥本甲状腺炎伴镜下微小乳头状癌,直径<2 mm。免疫组化结果示:CK19、Galectin-3、RET弥漫阳或灶阳;TPO阴性。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易被忽视,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的认识,并在病理检查中认真仔细,对避免漏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腺恶性及某些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PD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中胰肠吻合口瘘(PF)是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PF是影响胰腺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因素,而胰腺断端处理方法的选择可以影响胰瘘的发生。因此在处理胰腺断端时,术式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正常胰腺组织柔软、脆弱且供血丰富,在与消化道直接缝合时,易使缝线处的胰腺组织撕裂是胰腺断端较难处理的原因之一。因此,正确的吻合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F的发生。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种吻合方式显示相对较好的预后,胰腺断端的吻合方式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国际常用的术式,即胰腺断端的处理方式及其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介绍,以期对降低PD术后胰瘘的发生和改善PD术后生活质量提出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MSF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对4例MSFT回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43~64岁。肿瘤部位分别为胸腔内、乙状结肠系膜、右肩部、左足。镜下肿瘤呈细胞丰富区与稀疏区相间的特点,局灶形态类似血管外皮瘤。瘤细胞梭形或短梭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局灶可见坏死。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CD34、CD99、Bcl-2,不表达CK、S-100。结论:MFST少见,确诊依靠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需与血管外皮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恶性间皮瘤及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相鉴别。MFST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完整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基因状态。结果: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5.22%(25/71),发现7种突变(Gly12Asp,Gly12Val,Gly12Cys,Gly12Ser,Gly12Ala,Gly12Arg和Gly13Asp),其中1例为Gly12Val和Gly12Arg双突变,其中56.00%(14/25)的突变发生在第十二密码子的第二位碱基,且最常见类型为Gly12Asp。K-ras基因突变率在男性组中低于女性组(χ2=7.904,P=0.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χ2=5.851,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K-ras基因突变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年龄、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或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多见,可作为筛查是否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肺部霍奇金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断咳血,胸部CT示:右肺上叶多发结节,考虑肺癌伴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给予放射治疗,患者因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来我院诊治,行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示霍奇金淋巴瘤,经ABVD方案化疗6周期,肿块缩小。结论:肺部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不常见,易误诊为肺癌,应加强对肺部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